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2-1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青年網
冬季來臨,在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滸村村的百畝蓮花池里,豐收后殘存的蓮花枝葉正積蓄著能量等待來年的再次萌發。“這片蓮花夏季很適合觀賞,還產不少蓮子,每年我們光蓮子的收入就近十萬元。”前駐村工作隊隊長鄧永忠介紹。
冬日的蓮花池子。中國青年網記者 趙瑛攝
蓮花池的邊上就是滸村村的祠堂大道,60顆從山里移植下來的本土楊梅樹在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生長著。賞蓮、品楊梅、游古祠……近年來,滸村村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不但于2018年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還先后被評為江西省最具鄉愁村莊、省級民主法治先進村和宜春市秀美鄉村示范點。
“我們去年接待了5到6萬人次的游客,楊梅干、酸蘿卜、酸棗糕等土特產也是供不應求。” 鄧永忠笑著說。
時氏宗祠外景。中國青年網記者 趙瑛攝
據了解,在水運交通為主的年代,這個被譽為“修河第一渡”的村莊有個繁華的碼頭,曾經商賈云集,是通往修水的主要碼頭之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建于元朝初年的時氏宗祠,還有古街、古塔、古樹,以及十幾棟有著300多年歷史的老宅子。
時氏宗祠一角。中國青年網記者 趙瑛攝
利用優勢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的行動還極大帶動了衍生的土特產產業發展。“我們合作社賺了錢,就拿20%的利潤分紅給貧困戶,他們是免費入股的。” 花海滸溪油菜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時海說。村里的合作社是2016年成立的,現在都在做品牌銷售。他們把貧困戶沒有渠道賣的土特產收過來,加工、打包、貼自己注冊的品牌,再銷往全國各地。此外,合作社還有一個金絲皇菊基地,去年收入達20萬左右。
通過不懈的努力,2018年,滸村村順利退出貧困村,同年11月該村獲評4A級鄉村旅游示范點。滸村村鄉村旅游“54321”,即五古:古祠堂、古驛道、古樟樹、古塔、古街;四花:春季油菜花、夏季荷花、秋季菊花、冬季臘梅;三產業:種植合作社、旅游發展公司、光伏發電站;兩館:民間精品漫畫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一基地:江西寫生協會基地的格局也逐步形成。
現如今,滸村村實現了戶戶通硬化公路,戶戶有自來水。村規劃建設正在逐步實施,公益事業不斷完善,村組面貌不斷改觀。絡繹不絕的游客,讓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