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孟臣,作為大豆遺傳育種家,在大豆育種技術、種質創新及新品種選育方面成績突出,創新了大豆育種方法,育成大豆品種22個,為我國大豆育種和產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為解決大豆品種抗逆性和適應性差的問題,張孟臣提出在室內鑒定指標選擇基礎上,實施不同生態地點交互鑒定選擇、穿梭選育。20世紀90年代,張孟臣進一步提出與生態相結合的高產株型育種思路,創立“主莖型大群體”早熟育種路線,育成以“冀豆7號”為代表的適宜密植的緊湊株型品種,實現了我國一年兩熟制夏大豆產區北部高產與早熟的統一,促進了夏大豆產區北移擴大。21世紀初,張孟臣育成以“冀豆12”為代表的短分枝型早熟高產穩產品種。“十一五”以來,張孟臣育成以上部尖葉、下部圓葉、莖稈韌性好、高度抗倒、稀植密植均高產的“冀豆17”為代表的高產穩產品種。張孟臣育成高蛋白品種7個、高油品種8個、無腥味品種4個。其中,高蛋白代表品種“冀豆12”已連續8年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高蛋白大豆品種。高油代表品種“冀黃13”含油量高達24.1%,為國家區試第一個畝產突破200公斤的高油大豆品種。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