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4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如何抓好農業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的保供穩價,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備受社會關注。據重慶市農情辦預計,2020年全年糧食面積可穩定在3001萬畝左右。目前全市糧食儲備充裕,各類庫存可滿足全市居民口糧10個月以上消費,重慶給還建立了可滿足15天市場供應量的成品糧油儲備。此外,重慶市今年將繼續實施種糧大戶補貼政策,每畝補貼230元。
近幾年來,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000萬畝以上,總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據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糧油處處長白潔介紹,總體而言,重慶市糧油生產正常、儲備充足、供應穩定,糧食價格總體保持穩定。
為穩定糧食生產,重慶今年將繼續實施種糧大戶補貼政策,每畝補貼230元。具體來講,對種植50畝以上(含50畝)相對集中成片承包耕地或租種耕地(包括代種撂荒地、新開墾未發包耕地)的大戶進行補貼。要求必須種植一季主要糧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紅苕、大豆、綠豆、豌胡豆、高粱、蕎麥、腎豆、紅小豆等12種糧食作物。糧食作物之間套種的不重復計算補貼面積。同一地塊,一年只能享受一次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或種糧大戶補貼。
此外,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圍繞種糧大戶提供信貸擔保服務,設立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自然災害保險和水稻價格收益保險。
為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為市民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糧油產品,根據重慶市農業生產特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制定了全市特色糧油產業發展規劃。在穩定糧油種植面積的同時,調減普通籽粒玉米、劣質小麥等低效糧食作物,發展優質專用稻、鮮食玉米等特色糧油產品。并全產業鏈發力打造特色糧油產業經濟,全面提升重慶市糧油生產水平,促進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重慶將在渝中、渝西、渝東北淺丘平壩地區布局,重點打造全市糧食核心產區。發展優質專用水稻種植面積660萬畝,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區,點狀打造高端貢米核心產區。
同時,打造特色產業區域,適度發展雜糧雜豆。在綦江、合川布局鮮食玉米和青貯玉米;在巫溪、巫山等渝東南、渝東北等14個傳統優勢種植區布局菜用和加工馬鈴薯;在彭水、榮昌、永川、銅梁等區縣重點布局鮮食和高淀粉加工特色甘薯;在潼南等25個產油大縣布局特色油料,爭取每年新發展特色油菜、花生、芝麻、葵花籽等20萬畝以上。適度發展特色雜糧雜豆,爭取每年新發展9萬畝以上。高粱重點布局在江津、大足等酒類加工規模較大區縣;高蛋白大豆主要布局在忠縣、梁平、武隆等加工條件的區縣;蕎麥重點布局在酉陽、城口等有加工企業的區縣;蠶豆豌豆重點布局在合川、巫山等產業基礎較好的區縣。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