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23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宣漢曾是四川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而巴山大峽谷片區又是宣漢最邊遠、最貧困地區,核心區貧困村占比高達60%,一度成了宣漢最難啃的“硬骨頭”、最難攻克的“大堡壘”。
面對如此難題,宣漢該如何奮斗,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脫貧攻堅的重任?宣漢找到了一條開發式扶貧的道路:逐步將巴山大峽谷片區整體打造成國家AAAAA級風景區,通過盤活做大資源文章,大力實施文旅扶貧,讓片區群眾生活徹底改觀。
從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底,景區共接待游客223.49萬人次,經營總收入約15.17億元;其中2019年共接待游客195.2萬人次,經營總收入達14.42億元。
據縣扶貧移民局預計,到今年年底,景區將直接帶動片區9.1萬余名貧困人口、102個貧困村脫貧奔小康,輻射帶動周邊21個鄉鎮、46萬余人增收致富。
窮鄉僻壤“龍”抬頭,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看到屋,走到哭;望見山,走一天。”大窩村64歲的貧困戶鄧明浩始終忘不了過去落后的交通狀況。從家門口到場鎮僅有一條一尺來寬的山路,而且還得爬坡上坎。
“我們住山上,三墩場在河下,雖然只有幾里路,但要背一包肥料回來,得兩個半小時。”鄧明浩說,吃水也困難,每天都得全家出動,到一公里外去背水,若是天旱,更是叫苦不迭,“雖然通了電,但一個村才一個變壓器,我們用的是‘尾巴電’,洗衣機都帶不起來。”
2016年初,宣漢縣組建巴山大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將巴山大峽谷片區打造成國家AAAAA級風景區——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通過建設開發及后期運營,創造出一個縣域經濟增長極和文旅扶貧示范區。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開門營業。
窮鄉僻壤近10萬名貧困人口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片區內群眾最直接的感受莫過于景區開發建設所帶來的路、水、電、住房和人居環境等方面的極大改善。“我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輩子會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擁有這么好的生活環境。”漆樹土家族鄉貧困戶蔣明玉說。
通過兩年多的建設,景區一期工程共修建道路235.5公里、棧道18.7公里、電瓶車道12.8公里、人行步道57.7公里,打造綠化景觀帶107.7公里,發展特色產業30880畝,新建建筑面積53.6萬平方米,共建成賓館32家、民宿42家,接待床位達2159個。
景區內所有民房,要么通過易地搬遷集中重建,要么就地進行統一的風貌打造,農戶幾乎不花一分錢,每戶改造或建設實際投入的資金至少在10萬元以上。
“我家的房子經過景區統一打造,現在簡直是‘烏雞變鳳凰’。”蔣明玉說,她現在把7間房用來做民宿生意,靠自己拿手的土家族特色菜吸引游客,一年輕輕松松掙十多萬元。
資源盤活“鼓”腰包,山區農民吃上旅游飯
鄧明浩一家原有十余畝山坡地,一年到頭產出不了什么,景區開發占用了三畝多,根據政策,他以此入股旅游開發公司,前三年他一次性從公司分得一萬多元紅利。
這便是宣漢探索出的資源入股帶動扶貧的模式:將農民被占土地、林地等折價入股,景區建成前按田每畝600元/年、地每畝400元/年、林地每畝230元/年的標準進行分紅;景區建成后拿出門票收入的10%按“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方式分紅;景區上市后實行持股分紅。
對于余下部分土地,景區堅持“一個產業園區就是一個旅游景點”的思路,大力發展“牛、藥、果、茶、菌”五大特色產業,積極探索“農事體驗、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民俗旅游、健康養生”等農旅融合形式,滿足游客需求,做到以農促旅、以旅興農。
渡口土家族鄉甘溪村,依托地處本村的桃溪谷等景點,通過引進業主整村流轉剩余的800余畝土地,并栽上桃樹,春天踏青賞花,夏天采摘鮮桃,都是不錯的體驗。
目前,景區已發展茶葉、中藥材、花卉等特色農業產業三萬余畝,帶動2.6萬余名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景區采取“能人+公司+貧困戶”“能人+貧困戶”“經濟合作組織+貧困戶”等方式,貧困人口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以山林、果園、土地、房產等資源作價參股,經營業主再返聘貧困人口務工,進一步拓寬貧困人口增收致富渠道。
縣財政還注入1000萬元資金到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將每年47萬元保底分紅全部拿出來,二次分配給景區貧困戶。2019年起共惠及貧困人口上萬人,平均每人分得45元。
通過對景區民房實施“廣廈行動”,僅核心區內就有15732戶、54676人的房屋被改造重建,極大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通過引進投資公司出租金,對景區500戶“廣廈行動”改造住房進行投資擴建,把“搬遷房”變“商住兩用房”,也為農民新辟了生財之道。
大景區“套”小景區,探索村級振興主題
“景區打造只是把大家引上了路,上了路之后該如何繼續走?這個問題擺在了各村‘兩委’班子面前。我們應該充分借助大景區、大旅游的激活、帶動力量,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和動力,找到適合本村發展的主題,進而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路子。”漆樹鄉鄉長鄧孟華說。
2018年,幫扶單位宣漢縣委組織部按照達州市委組織部要求,決定在漆樹鄉朝陽村打造以“愛滿朝陽”為主題的黨建示范點,不斷提升景區整體品位,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助力群眾持續增收,使朝陽村真正實現全面小康、全面振興。目前,示范點已全面建成。
從景區主干道側面進入景點匝道,圍繞一座小山轉一圈,依次是“字短情長、甜言蜜語、一生鎖愛、投懷抱禮、如影相隨”五大體驗區,穿插著漂亮的村民拆遷安置房,小山被打造成一座小公園,“甜言蜜語”體驗區就位于公園山頂,被設計成一個綠色迷宮。
“讓朝陽見證你們的愛情,在朝陽升華你們的感情”。進入景點,閃爍著這般溫情語句的主題雕塑撲面而來,進入“投懷抱禮”“如影相隨”體驗區,情侶們可選擇有獎體驗,中一等獎將獲贈愛情主題精美禮品盒一個,二等獎將獲贈在“愛滿朝陽”附近的民宿免費住一晚。據鄧孟華介紹,景點自開放以來,已經成了游客必來的打卡點。
相關標簽:宣漢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