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2-2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于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木尕拉鎮就業扶貧產業園的制衣車間內,縫紉機“嗒嗒嗒”作響,流水生產線的操作臺前,吐迪罕·買托乎提與同事熟練地操作著機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和田地區不少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務工人員陸續返崗。
和田地區位于新疆南部,屬于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之一,也是中國“三區三州”(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川滇甘青四省藏區及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近年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和田地區脫貧方式之一。記者近日從當地政府部門獲悉,為降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和田地區出臺指導意見,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強應急保障、金融便捷服務等工作,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便利條件,做到“戰疫”的同時不誤“克貧”。
“政府安排了聯絡員,負責收集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例如,原料供給、車輛通行等問題都得以解決,企業還收到制定好的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方案。”新疆堅得利時裝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廣印告訴記者。
帕提古麗·麥提卡斯木是該公司制衣車間體溫檢測員,她說:“員工們進入廠區必須佩戴口罩、測體溫。同時,公司還通過喇叭播放防疫提示,員工也會在手機工作群收到防疫宣傳,這樣做是為了每個員工知曉疫情,懂得防疫。”
如克亞木·阿不都熱曼一家是于田縣阿熱勒鄉托萬也臺巴什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長女,如克亞木去年來到服裝廠就業。“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貼標簽工序,一天能做500到600個,這樣一個月掙到1500到1800元(人民幣)。疫情期間,住宿、吃飯都是企業管,沒有了后顧之憂。”
“面對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公司為員工提供統一住宿,實施分散就餐。除員工佩戴口罩、廠房定時消毒等必要措施外,員工座位間的距離也進行了調整。”據沈廣印介紹,該公司已有426名員工回到工作崗位,其中212名為貧困人口。
于田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朱海軍告訴記者,該縣已正常復工復產企業41家,在崗就業人員8600余人,均為當地農民或建檔立卡貧困戶。記者了解到,目前和田地區600多家企業中,四成已全面復工復產,涉及紡織服裝、建材、食品加工、農特產品加工、電力、醫藥等行業,復工崗位近3萬個。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