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2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網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以產業升級支撐產業振興、以三產融合推動產業振興,河北省固安縣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和根本支撐,立足區位、資源、交通優勢,以固安縣鄉村振興示范區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科技型現代都市農業。
固安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占地約200平方公里,約占固安縣鄉村面積的三分之一,涵蓋了柳泉鎮、牛駝鎮、禮讓店鄉、渠溝鄉、彭村鄉等五個鄉鎮和溫泉園區的56個行政村及8個農業園區。
8月14日,記者走進固安縣鄉村振興示范區,感受特色發展模式給農業園區帶來的獨特魅力。
訂單農業保障農戶銷售不愁
2007年,張順齋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從5戶社員發展到1400戶社員,從50畝種植面積到1萬多畝,從每天1噸的銷售量到60噸,12年來,合作社始終堅持“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推動農業經營由分散向適度規模轉變,引導和支持各種生產要素向龍頭企業、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聚集。
張順齋介紹,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以訂單農業為根本,先后實現了“農超對接”,“ 農餐對接”,“農校對接”三種產銷對接模式,每年銷售額達8000多萬元。“合作社的訂單農業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對于農戶來說,銷路穩定,收入穩定。農戶不用考慮銷售問題,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生產環節,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張順齋說。
張順齋的自信來自于多年來打造的成熟銷售鏈條。“以供應‘呷哺呷哺’果蔬為例,北京地區供應1/3的蔬菜量,天津地區100%的蔬菜量。而且,與京客隆超市的合作也很穩定,200多家超市可直接配送到各個門店,僅這一項每天就銷售蔬菜超過40噸。”
日光溫室、智能觀光溫室、生態餐廳、生態長廊、親水景觀、蔬菜加工配送車間······在獲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的基礎上,合作社投資3.5億建設順齋現代農業園。“產銷游三產融合是發展方向。現代農業園的建設,補齊了合作社發展的最后一塊短板,這也意味著我們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在張家口市壩上地區種植3000多畝蔬菜,有訂單農業做保障,既帶動了100多戶貧困戶脫貧,又擴大了合作社的種植半徑,實現了多方共贏。”張順齋說。
如今,合作社已是固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企業,在河北承德、安徽、四川也建立了季節性的生產基地,充實了京津冀地區的菜籃子建設,
促進了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建設。
觀賞苗木拓展休閑旅游功能
籌建于2016年的楓林莊園占地總面積1000畝,以觀賞苗木種植基地為依托,在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減少生態綠量的基礎上,增加了農業科普、林業觀光、農村生活體驗等功能,是一家集農業旅游觀光、休閑娛樂、親子研學、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
楓林莊園負責人徐長華告訴記者,從2005年開始,公司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種植觀賞苗木,十幾年來一直與北房上村緊密聯合,共同發展。公司成立了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免費為社員提供苗木種植技術培訓進行專業化指導,并解決社員和周圍種植戶花木銷售難的問題。同時,依托莊園的發展,幫助周邊貧困村民就業,目前農民占從業人數近80%以上,就業、創業的新型農民日漸增多。
親子拓展基地、熱帶植物科普館、多肉植物花園等等體驗、科普功能的完善,使得楓林莊園實現了從一產向三產的轉變。自2017年9月開園以來,已接待游客近70萬人次,拉動周邊商家及農戶收入超過500萬元,產生了巨大的產業帶動輻射效應。,2018年,楓林莊園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圖為楓林莊園為參觀孩子們舉辦的3D燈光展。
“我們將旅游產業與美麗鄉村相結合,村莊為景區提供支撐,景區為村莊助添活力,與北房上村委會及村民共同成立農宅旅游合作社,對村內閑置民房進行高標準規劃、改建,設計不同風格的精品民宿,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引導農戶利用自家住房經營民宿。”徐長華說。
今年,楓林莊園在北房上村建設了7套民宿,正在進行最后內部裝修,預計十一前對外營業。北房上村支書記韓慶生說:“我們與與農戶簽訂了10年的租賃合同,每年給農戶1萬元租賃費。村里參與農宅旅游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楓林莊園分紅,增加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親子主題探索農民“三金”收益
在固安縣周家務村有一個農場,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卡爾叔叔幸福農場。走進農場,整齊的日光溫室排在柏油路兩側,溫室之間種滿了盛開的鮮花,最奇特的是溫室墻上那些表現不同主題內容的彩繪。“農場主打親子休閑主題,找準兒童感興趣的點,所以農場種植的花草、溫室墻的彩繪以兒童趣味性為主,有卡通、動漫、四季、果蔬主題的彩繪。”卡爾叔叔幸福農場總經理胡世丹說。
雖說已過立秋,但溫室內的室溫仍然很高,來自周邊鄉鎮的幾個女孩在采摘小西瓜。胡世丹說,“農場打造的爆點就是全年四季不間斷采摘。全年場水果和蔬菜可供采摘的品種有36種,現在有西瓜、甜瓜、西紅柿、茄子、無花果、葡萄等果蔬可供游客采摘。”
農場的建設主體是固安儂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生產安全優質農產品種植及研發、鄉村旅游、戲曲文化傳承、親子樂園、果蔬采摘、民宿、民俗手工體驗等經營板塊,是一個三產融合發展的綜合休閑農業企業。公司輻射周邊10余個村街的1.2萬戶農民參與蔬菜、水果、苗木花卉的種植,帶動農民年均增收5000元。公司以“五化”為導向——基礎功能最大化、民宅價值最大化、土地價值最大化、傳播力度最大化、農產品價值最大化,先后榮獲全國三星級休閑農業園、河北省五星級休閑農業園、河北省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胡世丹介紹,農場種植的果蔬銷售分為三部分:一是農場擁有近1000名會員,可消耗掉60%的果蔬;二是游客休閑采摘,可消耗掉30%的果蔬;三是農場建了一個生態餐廳,剩余10%的果蔬端上餐桌。
如今,農場流轉周邊農戶土地已達3400畝。“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本著與農戶利益共享的目的,探索合作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共贏模式。農戶流轉給農場土地,每年每畝有1200元土地租金;農戶來園區打工,每月有近3000元的薪金收入;實施股金激勵的政策,一是村民入股合作社,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銷售,每年有分紅,2018年入股村民每人2300元。二是收集村里閑置農宅,成立農宅合作社,村民用農宅入股,公司統一裝修、管理、對外營業。”胡世丹說。
目前,固安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內共建成2個省級農業園、4個市級農業園和2個縣級農業園2個。2018年,園區內農民人均收入達21186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30%。
相關標簽:河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