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23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鄉村振興之路如何穩步推進?山東省濟寧市市委書記傅明先說:“選準農村基層‘領頭雁’,配強班子,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干事興業、勇于擔當的戰斗堡壘,是濟寧推動實施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微山湖腹地的渭河村,村民一直靠打魚撈蝦為生。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微山縣高樓鄉黨委選拔年富力強、德才兼備的孫茂東擔任渭河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孫茂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黨建+脫貧”。他把村里的水上營運戶和湖水養殖戶聯合起來成立航運公司,將貧困戶按不同條件納入公司。隨后選聘了專業經理人管理,公司很快走上正軌,年營業收入達到3500多萬元,加入公司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村集體也增加了收入。
渭河村具有獨特的原生態濕地景觀、淳樸的漁家文化、傳統的漁獵生活等旅游資源,孫茂東就帶著村黨支部成員發展水上旅游業。渭河村以村集體名義注冊了“微山湖漁家水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20萬元建設了多層級旅游度假船。如今,渭河村已是集餐飲、娛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景點,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特色村”。一個貧窮落后的湖中漁村,如今水波蕩漾、人興業旺。
濟寧鄒城市石墻鎮前沃村則上演了一部“科技興農”的好戲。62歲的村民王廣棟靠以前在部隊農場學到的種植技術,成為村里的種植能手。他種植的“黃瓤地瓜”畝產可達6200斤,不但味道美,而且表皮光滑,品相好,很受市場歡迎;他在核桃樹樹苗長到30厘米高時,適時嫁接,核桃掛果后皮薄且產量高。由于種植技術過硬,村民們紛紛向王廣棟請教種植經驗。在王廣棟的帶動下,前沃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地瓜大王村”“薄皮核桃村”,村民收入連年增加。
王廣棟曾經想棄農經商進城做生意,經過村黨支部、村委會的“三顧茅廬”邀請,王廣棟決定回村干“土專家”,當村里的“農業參謀”。如今,村里的田間管理、果木修剪、澆水治蟲,王廣棟都管。寫有“土專家”的農田管理示范責任牌插到了田間地頭。
濟寧市支持鄉村黨支部發揮好實干家和“伯樂”的作用,招引、聘用鄉村振興人才,讓外來專家、技術人員和本地“土專家”一起,建立起市、縣、鄉三級“鄉村振興人才儲備庫”,向智慧“三農”目標邁進。
在外地就業的魚臺縣李格鎮青年李小剛也回鄉創業,依托魚臺魚米之鄉的優勢,投資建成山東鶴來香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生產、加工、銷售、管理等運營過程全部采用“互聯網+”模式。他還招收縣域內的貧困殘疾人就業,幫助他們增加收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不能讓殘疾人群體掉隊。”李小剛說。如今,在這里打工的30多名貧困殘疾人,已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