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3 作者:佚名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 日本東京有三處頗具特色的外國人聚集地:池袋、新大久保和西葛西。池袋以“中國城”之稱為國人熟知;新大久保作為韓國人聚居地,這些年因日本右翼團體頻頻在此地舉行排外游行而成為多事之地;而西葛西是在日印度人聚集的地方,這恐怕許多人都不知曉。
西葛西位于東京江戶川區。距離西葛西車站步行10分鐘路程的清新町有80多棟“團地住宅”,印度人住戶大約占了3成。與一般日本住房不同,租住“團地住宅”不需要押金、介紹費等,外國人也可以入住,所以在日外國人住在此類房屋的人不少。
據日媒報道,截至2017年底,在日印度人超過3.1萬,住在西葛西的印度人大約2萬,多數為IT技術人員。
印度人當初為何選擇落腳西葛西?其實事出偶然。江戶川區有個印度人會,會長是上世紀70年代來日從事印度紅茶貿易的印度人。他當初之所以住在西葛西,是因為這里離東京灣的倉庫街近,去成田機場也方便。后來,在西葛西住下的印度人會會長呼朋喚友,不少其他印度人也都過來居住。慢慢地,印度人學校、宗教建筑也建在這里。
2000年,日本時任首相森喜朗訪問印度,開始推進日印IT技術合作。自此,在日印度IT人員大幅增加。對這些IT上班族來說,住在西葛西通勤較為方便,這里到IT企業集中的大手町,乘車僅需要20多分鐘。
在東京北部有一條河名為荒川。西葛西的荒川堤壩便成為在日印度人的望鄉之處。他們常說,看到荒川,便想到故鄉的恒河。雖然從文化意義而言,恒河比荒川要神圣、深邃得多,然而荒川畢竟能夠承載他們的部分鄉思。
作為“印度村”,西葛西始終保持與日本社會的溝通、聯系。“團地住宅”附近有不少印度人經營的食材商店,這些從印度運來的正宗食材平日能吸引很多日本顧客。在江戶川區等地開設的印度人國際學校,一些日本人也樂于將子女送到那里讀書。相比于其他國際學校,印度人學校的費用相對便宜,而孩子照樣能從小學英語。
“印度村”大大小小的活動從不排斥日本人,在每年10月舉辦的大型慶典中,來參加活動的日本人很多。印度人的節目除了展示印度傳統藝術,還經常表演日本的太鼓。給《環球時報》記者的感覺是,他們把與日本人交流當成一件重要的事。
可以說,西葛西“印度村”是日本人比較“放心”的外國人聚居地。不僅因為這里的印度人多從事IT工作,群體較為純粹,更重要的是,他們讓印度文化很好地融入進日本社會。看著身穿紗麗的印度女性在西葛西走來走去不會令人心生異樣,只覺得,她們構成了當地一道風景線。
相關標簽:東京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