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①冷害熱帶水果在不適宜的低溫下出現的生理失調,通常稱為冷害。番木瓜在5℃甚至一些品種在10℃下貯:藏時常會出現冷害癥狀,導致品質下降,足以明顯地引起消費者完全拒絕購買產品。番木瓜的冷害癥狀包括果實不能正常地后熟或后熟減弱,果皮綠色持久,果面凹陷,果肉不能正常轉色(轉黃或紅),果肉組織內部積水,蔗糖停止水解為還原糖,果實受真菌侵染的敏感性增加,另外,冷害癥狀還應該包括腐爛的敏感表現。如果貯藏于不太低的溫度下而番木瓜遭受冷害,這可能是由于一些品種的貯藏時間過長的緣故。因為冷害是與溫度和時間相關的,在較低溫度下誘導冷害需要暴露的時間較短,另外,未成熟的番木瓜果實較容易遭受冷害,而在果實后熟階段則是明顯地減少冷害的一個因素。在3/4旭顏色變化成熟時采收的蘇勞品種番木瓜果實,果實能夠在7℃下貯藏21天,較少成熟度的果實在低于20℃溫度下便遭受冷害,并且喪失商品品質:在不同溫度下貯藏番木瓜果實,發現在10℃或更低溫度下貯藏番木瓜不能后熟,而在15℃下貯藏的果實則成功保持了果實的品質。其他一些研究報道,也說明番木瓜貯藏在7℃下有嚴重冷害發生。因此,有人推薦以12℃作為貯藏番木瓜的臨界溫度,貯藏期不超過2周。而在較長時間或低于12℃溫度下貯藏則可能發生冷害。
②病害和蟲害
a.番木瓜果實腐爛病炭疽病是番木瓜采后主要病害之一,由病菌引起,在果實生長期間,病菌就可以直接侵入而感染,但是卻不表現出病狀.因為這個時候果實幾乎有完全的免疫性。在果實呼吸率大約開始躍變升高的時候,感染仍然是潛伏的。在果園中果實發育期間噴施殺菌劑,對此病不能完全控制,需要用采后熱處理加以殺滅,能顯著地減少疾病的發生,獲得滿意的控制效果。蒂腐病是采后番木瓜貯藏的另一個較大的問題,例如,從夏威夷運銷美國本土的番木瓜的蒂腐病發病率比較高,引起顯著的腐爛。通常在采收時果蒂的切割口會遭受侵入感染,也可從果實的傷口、果蒂的裂縫入侵造成感染而致果實腐爛。引起番木瓜蒂腐病最普通的是真菌Ascodhytacarivae-papaya;其他病菌如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hytophthoranidot-Ianavar.parasitica等同樣可以引起潛伏的果實腐爛。此外,尚有Rhizopus引起的軟腐病和Chaetromiumgolubossum、Fusariumsolami等引起的采后腐爛。
b.番木瓜采后腐爛的控制TBZ(噻苯唑)在商業上應用于控制許多水果和蔬菜的腐爛。具體做法是把2克TBZ加入1升棕櫚蠟(蠟:水為1:3)備用。在將54℃熱水噴射番木瓜果實1.5分鐘后。立即用吸球管每果吸放0.6毫升蠟-TBZ懸浮液,用手涂布蠟液于整個果面(可戴塑料手套保護)。這樣操作使每個果獲得2毫克/千克的TBZ,這個水平的殘留范圍通常是商業上其他水果所推薦的。處理果實在10℃下貯藏14天。然后在室溫(18~23℃)下后熟5天或6天,獲得對采后炭疽病、蒂腐病、軟腐病等高效的控制。
c.果蠅的危害及其殺滅危害采后番木瓜的果蠅已經發現有多種。如地中海果蠅、東方果蠅、甜瓜果蠅等。由于果蠅在番木瓜內產卵,孵化后幼蟲蛀食果肉,最后穿洞離開,把果肉破壞,并引起果實發育上的缺陷,使入侵的真菌菌絲和細菌在果肉內部引起水漬病理和變色等問題。過去,認為熱水處理番木瓜可以殺菌治病,又能撲滅果蠅而起到防疫處理的作用,然而,單純的熱水處理對殺滅果蠅未必能夠令人滿意。可以結合其他處理進行防治。番木瓜在47℃熱水中浸果20分鐘,然后用流水冷卻,再后在溫度不低于21℃下用8克/米3劑量的二溴化乙烯熏蒸2小時,這樣的聯合處理控制了果蠅,并有除去采收時由果實產生的膠乳的好處。在進行熱水處理時,如果果實溫度比較低,推薦使用溫度49℃的熱水。雖然49℃的溫度足以引起果實傷害,但是相當冷的果實迅速地降低熱水的溫度而達到安全水平(46~47℃)。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