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根據大白菜周年需求的發展趨勢,為了滿足北方國慶節前后市場對大白菜的需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蔬菜科學研究所大白菜育種室開展了極早熟大白菜新品種的研制。育成了早熟、豐產、抗病一代雜種大白菜秋早55。2006年2月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
1特征特性
秋早55為秋早熟大白菜一代雜交種。生育期55天,熟性早,植株平展,葉色翠綠,葉柄白色,葉緣波折中密,生長勢強,外葉7~8片,最大葉片長37cm。矮樁頭球形,株高30.4cm,株幅65.0cm。葉球疊抱,倒卵圓形,結球極為緊實。球葉乳白,球高16.7cm,球寬15.2cm,球形指數1.1,單球重2.1kg左右,凈菜率76.0kg以上,球葉數28片左右。田間鑒定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兼抗黑斑病;軟葉率和含糖量高,粗纖維少,品質極佳;一般畝可產凈菜6000kg左右。適于秋季早熟栽培,也可作為秋延后栽培。
2栽培技術要點
2.1播期按照當地正常秋白菜播種期播種,由于秋早55具有播期范圍大的特點,可以上市時期計算合適的播種期,延后10~30天播種,均可正常結球。在陜西關中東部地區的適宜播期為8月8日至9月5日,西部地區為8月5~30日,榆林和延安地區7月20日至8月10日左右,陜南地區8月8日至9月20日。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正常播期可推后2~3天。育苗移栽時按各地適宜播期提早20天左右。
2.2播種量及留苗密度一般采用直播,點(穴)播,每穴播4~5粒種子,畝播量30~50g;條播,畝播量150g;在茬口不能及時騰出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畝播量15g左右。正常菜田每畝留苗3300株,遠郊新菜區及肥力差的田塊可增加到4000株/畝。
2.3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小高壟單行栽培,壟高20cm,底寬30cm,壟距50cm,遠郊地區可實行平畦雙行栽培。育苗移栽一般在3~4葉期進行,要求小苗帶土坨定植。株行距50cm×30~40cm。
2.4肥水管理由于秋早55屬于邊生長邊充心的生長類型,要求肥水連續增量供應,因此要重施基肥,一般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kg。定植緩苗后結合灌水每畝施尿素5~6kg或碳酸氫氨8kg,進入蓮座期后,畝追施尿素15kg。結球前期再結合灌水,畝追施硫酸銨或尿素15~20kg,有條件的地方在包心前期可同時追施人糞尿1次,畝施700~800kg。注意氣溫較高時,不宜追施人糞尿,防止加劇軟腐病的發生。
澆水的原則是前多后少,小水勤灌,見干見濕,切忌大水漫灌。定植后及時灌水,第一水不能過大過多,并注意澆水后及時中耕松土,加速緩苗。生長前期氣溫高、干旱,應適當多澆水,一般10天左右澆水一次。成球后減少或停止澆水,澆灌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為宜。
2.5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出苗后及時間開堆堆苗,分次間苗,保證苗全苗壯,苗期和結球前期要預防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危害,可用撲虱蚜、一遍凈、滅蟲丁、杜邦安打等藥劑進行防治。平畦栽培時,生長后期要預防軟腐病和“夾皮爛”發生,一般隨水施用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等抗生素類農藥預防,出現病株后要及時拔除,并撒粉消毒石灰粉等進行防治,特別是感病株在上水口位置時,要將全部根系挖除,防止傳播。
2.6采收當田間80%植株葉球緊實時,就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收獲。若要進行冬貯,可通過延遲播期的方式進行生產,但播種時間的選擇上,應保證在播種后必須有50天適宜生長時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