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平菇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產,夏季高溫高濕易發生病蟲害,很少栽培,但夏季市場上鮮菇少,售價高。為此,我們進行了夏季平菇栽培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原料處理
主料為玉米芯,要求無霉病,使用前先暴曬2~3天。輔料為麥麩、磷肥、石灰、石膏。配方有2種:①玉米芯90%,復合肥2%(氮:1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鉀:15%),麥麩5%,克霉靈0.1%,石灰3%(高溫季節加大石灰用量可提高成功率,尤其是發酵料栽培),石膏2%,水適當;②玉米芯50%,闊葉木屑40%,復合肥2%(同配方①),麥麩5%,克霉靈0.1%,石灰3%,石膏2%,水適當。
2菌種選擇
通過高溫品種栽培試驗,其中蘇引6號、PO1耐高溫程度優于其他品種且菇形好,產量高。菌種溫型選擇不好,影響當季出菇,甚至不出菇,直接影響當季的經濟效益。
3栽培方式
3.1熟料栽培栽培選用22~24×45×0.003cm的小規格袋,裝料少,滅菌徹底,也有利于發菌。一般常規發酵48小時后裝袋,繩扎口,常壓滅菌4~6小時,出鍋后待料溫降到30℃以下時接種。
3.2發酵料栽培栽培選25~26×50~53×0.015cm的大袋,按常規發酵將料充分發酵成熟,可先把麥麩和石灰粉拌勻,再加入料中,因麥麩屬營養物質,與石灰粉混合后可有效降低污染,提高成功率。每次投料不低于300kg,發酵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通氧,避免厭氧發酵而造成料發粘發臭,料發酵好后散堆降溫,料溫降到30℃以下時裝袋接種,采用3層料4層菌種,接種量要在10%以上。
4發菌管理
發菌是夏季栽培平菇成敗的關鍵階段,由于此時氣溫較高,很容易引起燒菌現象,所以發菌過程中有條件的要盡量單層發菌,最多擺兩層,中間還要用竹竿隔開,注意遮光、通風,協調好通風與遮光的矛盾,料溫超過30℃時立即采取降溫措施,一般15天左右即發滿袋。
5出菇管理
菌袋發好后,移入大棚或栽培室進行出菇管理。高溫平菇的管理和廣溫平菇的管理有一定的區別:①氣溫在37℃以上時,菌棒只能平鋪在地面出菇,棒間距2~3cm,當自然溫度降到32℃以下時,可以碼2~3層(中間隔竹片或木板)以提高空間利用率,棚頂用玉米稈或麥秸覆蓋遮陽,夜間打開所有通風口進行通行降溫;②當菌袋出現菇蕾后,袋口應全部打開,這樣有利于菌絲呼吸熱的散發和有毒氣體的排出,避免出菇期燒菌,但在管理時要注意勤噴水,保持空氣濕度85%以上,防止料面干裂。
6病蟲害防治
夏栽平菇的失敗原因之一是病蟲危害,應以防為主,在栽培前,對所有的房間、大棚進行全面的消毒殺菌治蟲,如在房屋四周噴殺蟲農藥、撒干石灰粉,出菇期嚴禁用不清潔的河水灑潑。如發生病蟲害,應選用對平菇無藥害的農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