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平菇窄棚免噴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墻栽培法的優點于一體,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簡單,且品質優,產量高。其方法是:將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脫去菌袋,繞菇棚的四面土墻筑菌墻。菌墻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與菌坯粘結起來,菌墻內全部用營養土填充,菌墻上筑一水槽,用于補水補肥。該法的優點主要有五條:①筑菌墻前,先讓菌坯出一潮菇,用已收縮的菌坯筑成的菌墻不變形,不干裂,穩定性好。②菇棚四壁是挖出來的,結構完好,孔隙多,儲水供水能力強,有利于調節菌墻內的水分平衡,補水多時,多余水分滲入棚壁儲存起來,菌墻不會因水分過多而流水。補水不足時,棚壁內的水分又可滲透到菌墻內,防止菌墻缺水干裂。③菌墻用料內外不一樣,外面用的是封口泥,內防水分外流,外御病蟲入侵。菌墻內用的是營養土,營養土質地松軟,養分齊全,有利于調節菌墻內水、肥、氣、熱,有利于菌絲復壯,且菌墻內軟外硬,不易向外傾斜倒塌。④菌墻側面出菇,與平菇側生習性相吻合,有利于平菇的生長發育;⑤補水連續性好,補水充足,平菇生育期間無須噴水,既免除了噴水麻煩,又可避免噴水對菇蕾的傷害及污染,有利于平菇的優質、高產、高效。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一、菇棚建造
選擇遠離畜禽欄舍、無污染、背風向陽、土層較厚的場所建菇棚。菇棚東西向,座北朝南,半地下式。棚寬2米左右,長度不限。采用下挖上筑的方法,下挖深度1.4~1.5米。下挖時按底部內縮0.1~0.15米的坡度進行,以便筑菌墻時菌坯逐層后縮,防止菌墻前傾倒塌。地上部分,北墻高0.8米左右,南墻高0.3米左右,東西墻與南北墻自然連接。在南北墻上,每隔1.5米左右留一個通氣孔。棚門留在菇棚的東北角或西北角。土墻筑好后,搭上頂架,蓋上薄膜,再用10%的石灰水將四壁噴灑一遍(重點是地平面以上筑起的土墻),消毒備用。
二、封口泥和營養土的制備
封口泥的作用是密封菌墻,要求其具有較好的粘合性、保水性和抗病蟲能力。所以,封口泥宜選用無作物殘體、無肥料殘留、無病蟲污染、養分含量較少的深層土。配制時不加任何營養物質和輔料,只用3%~5%的石灰水調和成泥即可,調和得越透越好。營養土的主要作用是為菌絲體補充水分和礦質營養。所以,營養土應選用疏松肥沃、無病蟲、無污染的表層土或菜園土,并拌入2%的磷肥,若再加入少量爐灰效果更好。配制營養土時只要將土、肥摻和均勻即可,不宜加水,以免破壞其結構,影響透性,降低蓄水、供水性能。
三、筑菌墻的技術要點
菌墻應分段進行,按段由下到上一次完成,不可,長距離一層一層筑。可將3天內采收完頭潮菇的菌坯作一批,每批筑一段,避免筑菌墻時上下層間隔時間太長。否則,待底層出菇后再在其上筑菌墻,不僅不便操作,而且泥土落在幼菇上會影響菇的品質。筑菌墻時,先確定菌墻的外邊界,在菌墻外邊界處,用封口。泥筑一條寬和高均為2~3厘米的泥。ǚ乐顾謴木鷫Φ撞苛鞒觯谀喙『团锉陂g填2~3厘米厚的營養土,用0.5%尿素液澆透。然后,把采收完第一潮菇的菌坯脫掉塑料薄膜,向外的一端抹上泥環,把泥環對準泥埂逐個粘起來。第一層粘完后,再用封口泥將該層菌坯外端的泥環加高成2~3厘米的泥埂,在泥埂和棚壁間填滿營養土,同樣用0.5%尿素液澆透。如此層層筑起,層與層之間菌坯交錯排列。最后,將菌墻上面的泥埂加高到5~6厘米以上,泥埂和棚壁間填上2~3厘米厚的營養土作水槽。菌墻筑好后,緊靠菌墻底部挖一條深7~8厘米、寬20厘米的溝,供底層菇生長之用,防止底層菇沾土,影,響菇品質。
四、栽培管理
平菇窄棚免噴高效栽培法的管理較其它栽培法簡單得多,只要抓好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即可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1.水的管理
平菇窄棚免噴高效栽培法在出菇管理上的突出特點就是不用打孔補水,也無須噴水,只要每天向水槽中灌水1~2次即可。灌水量的多少視菌墻內水分的豐缺而定。一般情況下,灌水多少可由棚壁自動調節,菌墻反應不明顯,超過限度,就要視情況調整灌水量。若封口泥有小的裂紋,說明菌墻內水分不足,應加大灌水量;若封口泥表面有水膜,菇體含水量過高,說明菌墻內水分過多,應減少灌水量。為增加空氣濕度,每隔1~2天向菇棚內灌水1次,經常保持地面濕潤。
2.溫度及光照
平菇出菇需要散射光的刺激,光線過強、過弱都不利于它的生長發育。氣溫高時,可將覆蓋物蓋于棚外遮陽降溫;氣溫低時,要協調好棚內溫度與光的矛盾,既要讓陽光進入棚內升溫,又不能讓強光危害菇體,可用遮陽網在棚內菌墻的上方遮陽。
3.通風
平菇出菇期間呼吸旺盛,需要充足、新鮮的空氣,菇棚的通風換氣非常重要。氣溫高時,可全天打開全部通氣孔通風。氣溫低時,可封閉迎風面氣孔,打開背風面氣孔。只要早晨棚內氣溫不低于4℃,氣孔可晝夜常開。通風時,應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向菇體,特別是靠近棚門的平菇,往往由于冷風直吹而影響產量,可在棚門內掛一塊塑料薄膜遮擋一下。
4.補肥
為了保持平菇的持續高產,每潮菇采收后可澆1次0.5%尿素水。
5.菌墻的維護
水槽無漏洞,菌墻無裂縫,是保證水分在菌墻內均勻滲透、持續補水的基本條件。要隨時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果水槽中出現漏洞或裂縫,要及時用營養土填補,邊填邊澆水,使土隨水進入洞內,填滿為止。若菌墻表面封口泥出現裂紋,用手指及時抹嚴即可。同時,菌墻出現裂縫,說明灌水量不足,應增加灌水量。
五、采收
菌墻上長出的平菇個大肉厚,采收時應用彎刀割下,不可用手硬掰,以免損壞菌墻。采收完后,及時清理菌墻表面,將殘根、退化萎縮的幼菇消除干凈,帶出棚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