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6 作者:佚名 來源: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
12月22日至24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2018年度總結考評會暨企業對接會在安徽合肥召開。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楊增權副廳長應邀出席會議,并代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分別與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安徽省人民政府扶貧辦朱永東副主任、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劉忠松副站長、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劉萬程副院長、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王雪光處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會議。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何建國,兩大體系崗位科學家、試驗站站長及其團隊,以及來自二十多家特色淡水魚、蝦蟹相關產業的企業代表共30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楊增權副廳長指出,安徽是內陸漁業大省,水域生態良好,水產資源豐富,水域總面積位居內陸省份第2位,水產品產量常年位居內陸省份前4位。農業農村部十分重視安徽漁業科技發展,在安徽省建立了大宗淡水魚、特色淡水魚、蝦蟹三個國家體系試驗站。安徽省歷來重視漁業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間,我省成立了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期間,成立了水產產業技術體系。未來,我們將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聯合開展安徽水產產業提升行動為契機,加快建設現代化漁業強省。楊增權還向參會代表介紹了安徽小龍蝦、河蟹、黃鱔、山泉流水養魚、稻田綜合種養等產業的發展情況,充分肯定了安徽水產科技工作者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漁業強省,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的技術支撐。
“十三五”以來,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迎著新時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新要求得以成功擴容,將過去單一的羅非魚、對蝦體系,擴充為特色淡水魚、蝦蟹體系,由單一品種擴充為一大類品種,并在產業鏈各環節配齊了崗位設置,完善了水產產業的技術體系,全面提高了體系服務國家目標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會上,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與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特色淡水魚體系與望江縣人民政府、蝦蟹體系與宣州區人民政府分別簽訂合作協議;兩個體系功能研究室或相關崗位與各企業分別簽訂技術服務協議。
相關標簽:安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