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6 作者:佚名 來源:內蒙古日報
地里種水稻,河蟹稻中繞。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八仙筒鎮烏蘭章古村大膽探索,推行“稻蟹混養”新模式,金秋十月,稻米、河蟹喜獲雙豐收。
走進烏蘭章古村,稻田里金黃一片,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一臺臺收割機來回穿梭,農戶們正趁著晴好天氣搶收,確保顆粒歸倉。經過幾個月的飼養,稻田里的河蟹也到了一年中最肥美的時節,被村民捕撈上來出售。
今年,該村稻田蟹畝產達到了10公斤,按市場價每斤40元出售,賣蟹每畝地純收入達400元。不僅河蟹賣了個好價錢,稻米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綠色產品,畝產量能夠達到600公斤。預計,今年稻蟹混養每畝的純收入要比傳統種植水稻增加700多元。
“明年,我也從自家的40多畝水田中拿出一部分發展稻田養蟹!”看到稻田養蟹的村民們都成功了,村民王力有些后悔。
烏蘭章古村從遼寧省盤錦市聘請的稻田蟹養殖技術專家孟祥海介紹,今年烏蘭章古的河蟹平均可達到二兩左右,產量雖然沒有預計的好,但是稻田養蟹項目算是成功了。稻田養蟹是一種現代化的生態立體種養新模式,種植的水稻不施肥不打農藥,稻田里的雜草、害蟲被河蟹吃掉,河蟹的糞便又成為水稻的肥料。
烏蘭章古村種植水稻的歷史比較悠久,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左右。村兩委班子積極探索,結合本村種植水稻的實際,借鑒遼寧省盤錦稻田養蟹的經驗,今年拿出300余畝稻田地,從盤錦市引進了1000公斤河蟹種苗進行河蟹養殖示范, 并聘請養蟹專家為村民們免費進行技術指導。今年9月份,村里還成立了水稻河蟹養殖專業合作社,將稻田蟹逐漸打造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走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之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相關標簽:內蒙古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