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4 作者:佚名 來源:中新網甘肅
初秋,甘肅省定西市漳縣有可利用天然草原131.21萬畝,森林39萬畝,蜜源62.51萬畝,合理載蜂量5.75萬群。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漳縣把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作為推進精準脫貧的核心動力,充分發掘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蜜源植物豐富的稟賦,按照“政府謀劃推動,科技服務支撐,群眾抱團發展”的方式因地制宜扶持發展中蜂養殖產業,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甜蜜路”。
立足縣情 政府謀劃抓推動
漳縣按照“提質增效、結構調整、幫扶到戶”的目標,積極推進“555”小蜜蜂助農增收工程(在三年內發展養蜂戶5000戶,蜂存量達到50000箱,戶均養蜂收入5000元)、中蜂養殖技術示范工程、土蜂蜜品牌培育工程、“千戶萬箱”甜蜜工程,從培訓指導、疫病防治、產品購銷、品牌打造等方面對養殖戶予以大力支持。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 扶持帶動11個鄉鎮、52個村、825戶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戶均落實幫扶資金0.8萬元、養殖中蜂5—10箱。2018年力爭新發展中蜂養殖戶1000戶,建
成養殖合作社9個,蜂存量達到3.6萬箱,實現產值2700萬元以上。
幫扶培訓 科技服務強支撐
漳縣堅持“產業發展靠人才,人才建設興產業”的原則,強化實用技術人才作用發揮,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舉辦中蜂養殖培訓27期,培訓農戶3800余人,發放養殖技術資料8500余份。建成中蜂養殖示范基地4個,邀請國家蜂產業試驗站技術人員,省、市科技特派員到養殖基地現場指導32次,受益群眾2600余人。組織相關人員赴兩當和岷縣養蜂基地“取經”,將學成歸來的人員組成技術服務隊,對養蜂戶開展人工育蜂王、分箱技術等技術上門服務。采取“人才+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建立人才聯系幫帶機制,組織技術骨干赴各鄉鎮開展養殖技術指導,將傳統的土法養殖轉變為活框養殖,并對蜂箱木料材質、巢門尺寸等做詳細指導,提升蜂蜜品質和產量。
主體帶動 群眾抱團增效益
采取“協會+合作社+貧困戶”“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養蜂產業。鹽井鎮在7個中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中蜂養殖規模從2016年底的90多戶發展為現在380戶7600多箱,形成培訓、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扶貧產業鏈。東泉鄉先后在林泉村、本本灣村、黃河村、土司門村建成“雙育雙富”中蜂養殖扶貧車
間4個,甜蜜產品體驗中心、交易中心各1個,進行聯戶養殖、訂單生產、統一裝罐、統一收購,并利用網絡平臺線上線下銷售,帶動全鄉9村300多戶農戶發展中蜂養殖。尤其是在“蜂秀才”梁麥成的示范帶動下, 林泉村由“深度貧困村”變成了“養蜂村”,全村96戶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年產蜜達4000多公斤,實現產值超過40萬元。
截至目前,全縣發展中蜂養殖協會1個、合作社21個,打造“立橋山牌”“漳東夢牌”“甘彎寺牌”等土蜂蜜名片9張,養殖戶達2755戶,蜂存量達3.2725萬箱,年產量達24.54萬公斤,實現產值2454萬元,戶均年增收超過3750元。使中蜂養殖真正成為“脫貧產業”。
相關標簽:漳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