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04 作者:佚名 來源:漢江網
8月30日,宜城市楚大鴨業有限公司里一派繁忙。偌大的操作間,工人們正忙著給皮蛋打包、封裝。不一會兒,打包好的皮蛋堆的比人還高,這些都是楚大鴨業電商平臺上的訂單,這些皮蛋將通過互聯網銷往全國各地。
2015年底,宜城市政府與中國電信襄陽分公司(以下簡稱襄陽電信)正式簽署電子商務進農村合作協議,中國電信宜城分公司和漢貨信息技術公司具體承接市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這標志著該市全面啟動縣級電商運營基地、縣級倉儲配送中心和鎮村級電商網點建設。
楚大鴨業的工人們正在為熱銷的皮蛋打包裝件
“互聯網+” 讓企業越做越強
電子商務進入宜城農村以來,企業受益,見效最大的當屬楚大鴨業有限公司。在楚大鴨業電商網店后臺中,記者看到每月網銷30萬單的喜人成績,僅8月份,該公司玉保網上旗艦店的成交金額達到近122萬元。
2016年9月,中國電信“漢貨宜城”電商示范園為楚大鴨業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并指導全市中小型電商業主學習電商基礎理論、網店申請、店鋪裝修、店鋪后臺管理等各類電商知識。2017年6月從示范園出孵后,該公司一頭扎進生產加工的楚大鴨業,同年全網銷售近1個億。
楚大鴨業公司總經理任樂告訴記者,“互聯網+”的經濟形態改變了我們銷售模式,企業有更多的時間將重心放在產品的研發和質量上,產業鏈條延長,才能更好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同時,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周邊村民增收。
回鄉就業 收入不比城里差
“我在廣西打工12年,回到家鄉工作后,才發現這里的收入并不比大城市低。”今年34歲的王艷,在楚大鴨業做網店售前客服,每天負責對接三個網店的售前咨詢,月收入4000以上。
王艷告訴記者,沒想到家鄉的電子商務發展這么快,企業農產品的銷量大,我們的收入自然也上漲,不用出遠門,就能在家門口掙錢,我很滿意這份工作。
投資創業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在宜城市南營街道辦事處財神廟村,記者看到了皮膚黑黑的張全玉,正在忙著封裝紅薯,他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來自網上的訂單。
中專畢業的張全玉在深圳富士康工作了7年,2016年初得知宜城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毅然放棄工作回到家鄉,踏上了電商創業的道路。每年6月,宜城紫薯開始上市,細心的張全玉發現宜城的新鮮紫薯比全國其他地區要提前15天-20天上市。發現商機的他在中國電信“漢貨宜城”等電商平臺上推廣宜城紫薯秒殺試吃活動,29.9元5斤新鮮紫薯包郵到家。活動期間,單日銷售額最高達2200單,業績喜人。
不僅自己致富,還帶動周邊村民就業致富。2016年,張全玉通過網絡銷售本地果蔬達200余噸,累計金額達235萬元。網銷高峰時,張全玉雇傭村民采掘、運輸、打包,累計人工支出12萬元,創收的同時,也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宜城市副市長周斌與媒體記者現場交流
結束語:宜城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襄陽電信的大力支持。宜城市副市長周斌在媒體交流中說,襄陽電信解決了我們的用網問題,4G進村、光纖入戶,重點區域WIFI全覆蓋,有了高效的網絡支持,宜城才能開展好、培育好電子商務。
宜城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戰略,襄陽電信將宜城作為全省電信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第一個試點縣(市),給予了重點扶持,在培育電子商務企業、優化電子商務環境、推進電子商務發展與應用等方面,中國電信全面整合省、市、縣三級技術力量和資源,大力推進宜城電子商務運營,讓農產品流通雙翼齊飛。
相關標簽:宜城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