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縣級審批“村里辦”
——河南省鄧州市“四化雙評”創新農村治理方式紀實
圖為古城辦事處為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為前來辦事咨詢的群眾提供服務。盛志國攝
編者按:河南省南陽鄧州市是“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發源地,通過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對村級事務進行民主決策,一度讓社會主義新農村煥發新光彩。而近年來,隨著村級管理權限的縮減,農民與村級組織間互動性大大減弱,出現了鄉村“懸空”“兩不找”等問題。對此,鄧州利用大數據,再次創新優化服務,在全市探索實施“四化雙評”,賦予村級組織縣一級的辦事權,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盛志國 本報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
“這種便民服務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推行這樣便民的舉措,群眾真是太方便了,辦事少跑路,真省事多了。”這是日前,外地慕名組團考察學習河南鄧州“四化雙評”為民服務工作的一幕。
“四化雙評”,即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群眾信息化、為民服務全程化、服務效能公開化,基層黨組織評星晉級、黨員評星爭優。參觀團紛紛對“四化”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雙評”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事創業熱情的創新舉措贊嘆不已。
近年來,鄧州市積極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思維,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向縱深,在全市探索實施“四化雙評”,建立起“農村大數據”,賦予村級組織縣一級的辦事權,全面推進“一次辦妥”,辦事不出村,不僅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方便群眾辦事,更是吸引了周邊縣市慕名前來,考察學習交流為民服務實招。
構建農村大數據,打通服務基層經脈
“‘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了決策問題,但在基層服務群眾和日常管理上卻鞭長莫及。”鄧州市組織部副部長張有印介紹,作為“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發源地,鄧州始終把這一工作方法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有效抓手。
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基層群眾交往空間、交易空間、就業空間不斷拓展,需要市級直接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鄉鎮黨委政府、村(社區)黨組織有想法無資源、有熱情無手段,群眾有事不找村部,村干部說話也“不好使”,鄉村干部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上,辦法不多、熱情不夠、畏難情緒大。
為了破解難題,2015年12月以來,鄧州市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把“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與組織建設、為民服務、社會治理相結合,開始探索推行“四化雙評”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機制。
在管理構架上,實行網格化管理,把全市6125個網格、628個村(社區)、28個鄉鎮及所有直接服務群眾的職能單位,通過軟件平臺縱橫聯接、統一調度。每個網格建立黨小組、理事組、確定一名網格長,每個村(社區)配備一名信息員,所有鄉鎮機關站所工作人員、部分市直執法服務部門機關人員下沉網格,“面對面”服務群眾,解決問題。
在平臺建設上,按照“網格化管理”與“網上辦事”兩大系統融合設計,與公安城管數據、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手機App等充分對接的思路,發揮大數據作用,優化拓展服務功能,方便群眾,一定程度上“把縣級權利賦予村級”,群眾不出村就能提出各種訴求、申辦各種審批和服務事項,逐步形成“網格管理”“網上服務”“網絡問政”,以“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民主科學決策、“四化雙評”優化服務和管理的一套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制度體系。
“剛開始很多群眾不太理解,信息采集的時候,不太配合,我們就三番五次的上門講政策、說好處,我們先多跑點腿,讓群眾以后少跑點腿,少受點累和委屈,真的是值得的。”白牛鎮為民服務中心負責人倪書玲激動地說。
在廣大干群的努力下,鄧州市在市級設立大數據管理中心(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鄉鎮設立為民服務中心,村級設立服務站,全面采集了全市的人、地、事、物、情、組織等信息,建立以網格為基本單位,涵蓋全市28個鄉鎮175萬人和相關單位及附屬物的基礎信息數據庫,為網格化管理和為群眾辦事提供基礎數據依據。
在鄧州市正在轟轟烈烈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中,通過信息采集,在較短時間內就對全市89個貧困村、15001個貧困戶、36542個貧困人口進行了準確定位,為脫貧攻堅提供了第一手詳實資料;農村低保人數也從60215人核準為35952人。鄧州升學報名系統接入平臺后,全市所有中小學入學報名、招生都在平臺上陽光進行,解決了入學難、“走后門”等老大難問題。
截至目前,已實現844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其中48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與省政務服務平臺對接。2017年,僅市綜合服務中心就接待服務對象10394人(次),受理事項5010件,辦理許可、審批、證照等各類項目4080個,辦結率達99%。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創新,以務實為民的工作作風,確保社會治理達到真正的有效治理。”鄧州市委書記吳剛說,根據規劃,未來鄧州市還將利用大數據系統,提供農產品銷售、醫療救助等各項服務,農村大數據系統將成為服務廣大基層群眾生產、生活的新平臺,政府開展基層治理的新渠道。
辦事權下放村組織,群眾辦事“一次辦妥”
“您好,請先坐下來休息一下,馬上就好。”在穰東鎮寬敞明亮的為民服務中心內,值班信息員熱情地接待著前來辦理醫師資格證的一位群眾,接過他提供過來的身份證等證件材料,熟練地先將信息錄入系統,再用高拍儀上傳資料、提交審核,很快上傳到“四化”平臺,申報手續就辦完了。
“群眾辦事只需就近到所在村服務站提出申請即可,剩下的等著結果就行。”穰東鎮黨委書記萬洪志介紹,村信息員接到群眾申請后進行初審把關后,將群眾申辦事項所需的身份證、戶口簿等信息材料一次性掃描上傳,有關材料通過平臺系統上報至鄉鎮服務中心、市直相關部門審核審批;各部門工作人員通過平臺系統進行網上比對、協同辦公;在審批過程的每一步進展都會自動發送短信到辦事時登記的手機上,不用跑腿打聽、不用求人看臉色,每個辦理節點都會短信提醒,進度一目了然。
“少跑腿,省心,速度快!”說起“四化雙評”的好處,穰東鎮張拔村的張相濟感觸頗多,“以前辦事,跑了好多冤枉腿,浪費時間不說,有時候還央人托親說好話,現在好啊,只需把辦事需要的相關證件資料在村里的服務中心提交后,在家等通知就行了。”
“老百姓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鼓勵。”張有印介紹,全市把各部門職責、辦理事項、辦事流程、辦理時限等收集、整理,編制成清晰明了的標準化清單,通過多種形式分發到群眾手中。同時,為真正體現效能公開化,打造陽光監督新途徑,對辦事過程實行全程電子效能監察,一旦出現延期、超期、違規操作等問題,信息平臺直接亮出“黃牌”“紅牌”,并提交紀檢監察部門進行通報問責。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現在我們在系統服務事項申請一欄增添了‘郵寄’和‘容缺后置’選項。”鄧州市大數據管理中心負責人郭麗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完善“四化雙評”網上辦事流程,鄧州在做好事項村級受理、市鄉兩級網上協同辦理的基礎上,推出了“政府買單、送證上門”的便民服務,為群眾提供“免費郵寄送達”,此項業務在河南省縣級市中尚屬首家;材料不方便通過設備上傳的,群眾選擇“容缺后置”,就可以先申請辦理,最后領取時再出示,真正讓群眾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隨著辦事效率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隨之增高,‘有事去村部’已成為眼下鄧州群眾處理事務的共識。在鄧州農村,遇到問題,群眾會選擇到離家較近的為民服務中心,和社區網格員、村干部共同協商,尋求解決辦法。”孟樓鎮耿營村黨支部書記周元強說。
網格連結干群同心,凝聚干事創業激情
“‘微心愿’了卻了我好讀書的大心愿,謝謝大家。”近日,湍河辦事處姚巷社區的王永生老人在該網格服務之家又收到了自己想看的書籍。
在服務之家門前,兩塊“微心愿”展板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湍河辦事處姚北網格長史良介紹,“這是網格之家開展的‘微心愿’服務活動,把對困難戶、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群眾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收集后,發布在‘心愿墻’上,讓愛心群眾釋放愛心參與援助,幫其實現夢想。”
鄧州市利用“七一”“八一”和重陽節、中秋節,在各網格內開展“認領微心愿”“好婆婆、好媳婦”“關愛殘疾人、孤寡老人”和“關愛留守兒童送溫暖”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通過黨員結對聯系幫扶等措施,將扶貧幫困、扶貧幫學等好事、實事送到群眾身邊,真正讓網格“活”起來,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盡顯黨群魚水之情。
“前段,我市趙河流域穰東段的河水突然變成了黃色,散發出刺鼻氣味。當地干群發現后,立即通過網格層層上報,市環保局組織人員進行調查,對污染河水取樣化驗,同時迅速向上游追溯污染源頭。”談起“四化雙評”網格化對工作帶來的便利,鄧州市穰東鎮黨委副書記李曉東深有感觸,網格中群眾有需求,或者出現社會治理突發事件,如安全生產、信訪穩定、大氣污染等,干部群眾都能在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協同處理。
網格化管理、“點對點”服務,讓黨員干部與群眾充分互動,不僅激發了干部的責任意識和干事創業激情,也拉近了干群關系,全面提升了服務的即時性、精準度和群眾的滿意度,基層組織更有能力吸引帶動群眾謀發展。
“為鄉親們服務受擁護、受支持,咱自己也有面子。現在黨員干部們都暗地里比著干,爭先創優。”談起基層黨組織評星晉級、黨員評星爭優,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周元強感觸頗深,前幾年,有個別群眾說村干部找他們不是收錢就是開會,村部除了群眾開證明找干部,其他事基本就不找你,沒想到現在村部都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
在開展“四化”和“雙評”中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鄧州市把“雙評”作為系統性的激勵機制來建設,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運用、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情況、鄉村兩級服務推動改革發展情況,作為星級評定的重要內容,在每年召開的全市黨建工作會議上,對三星級以上黨組織和五星級黨員進行隆重表彰。同時,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村(社區)每年分別可申請10萬元、15萬元、20萬元的發展項目資金,村干部每月績效報酬分別獎勵原標準的20%、30%、50%;市直單位黨組織和黨員評星結果與評先評優掛鉤。
與此同時,鄧州市狠抓基層組織建設,通過建立健全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青年、民兵、婦女、民調等自治組織,完善了村民公約、文明公約、治安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選拔1734名黨員干部,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訪民情、解難題”活動,每周進入有貧困人口的村、治安亂點村、新建村部村開展幫扶工作;組織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民主決策、基層司法、法律監督等法治實踐活動等,不斷提升干部服務能力,并堅持教育引導、文化熏陶、輿論宣傳相結合,提升鄉風文明程度,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鄉風民風。
2017年,鄧州評選出三星級以上黨組織595個、五星級黨員923名、“紅旗支部”62個、“功勛黨支部書記”37名,分別給予隆重表彰,充分調動了廣大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熱情,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的榮譽感和組織歸屬感,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相關標簽:鄧州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