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大連8月6日電(記者郭翔、白涌泉)“太熱,海參池水溫超過30攝氏度,有的海參浮上來死了,有的在水底就‘化’了。”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皮口鎮的海參養殖戶楊東養了8年海參,今年他的圍堰養殖海參基本“全軍覆沒”。
7月下旬以來,遼寧大部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多地氣溫突破“歷史記錄”。“由于罕見的持續高溫,7月29日起大連多地出現圍堰養殖海參大量死亡。”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養殖處處長劉春林說,初步估算,大連圍堰養殖海參面積約63萬畝,70%以上出現不同程度災情。
“災害蔓延速度很快,我們7月29日發現異常,第二天海參就陸續出現‘化皮’,根本來不及捕撈。”皮口鎮海參養殖戶張培田這些天夜里“開足馬力”為海參池“換水”,“估計損失有100多萬元,希望加強‘換水’能提高存活率。”
此前,大連市相關部門通過水產技術推廣平臺連續發布兩期圍堰養殖海參應對高溫相關預警、提醒,并建議養殖戶在大潮期間加大換水量、定時使用增氧機促進水體交換、使用遮陰網等,以降低水溫。劉春林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在及時跟蹤海水池塘養殖生產情況的同時,加強養殖生產管理的指導。
相關標簽:大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