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歸種子在室溫下放置1年即失去發芽率,在低溫干燥條件下可貯藏3年以上。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水分、溫度、氧氣等條件下,就可以發芽生長。種子萌發要經歷三個過程:
(1)吸水膨脹過程構成當歸種子的成分如淀粉、脂肪、蛋白質及纖維素等均屬親水膠體,在干燥條件下呈凝膠狀態,而當種子吸水后,水分滲入種子內部膠體網狀結構中,就使凝膠狀態變成溶膠狀態,體積隨之增大,這個過程屬于物理化學現象,叫做種子吸水膨脹過程。
(2)物質轉化過程隨著種子吸水量的增加,各種酶的活性加強,呼吸活動也旺盛地進行,種子內的復雜物質(淀粉、蛋白質、脂肪及纖維素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轉化成可溶性的易被胚吸收的簡單物質-――單糖、氨基酸等,這是種子萌發的能量、物質來源。以上這些種子內含物的變化,促進了胚的萌發,這些是生物化學現象,叫做種子物質轉化過程。
(3)生物過程當種子吸水達本身重量45~50%左右時,吸水膨脹結束,加以種子內含物的轉化,接著種子便開始萌動生長。首先是胚根開始伸長突破種皮,然后胚芽鞘也破皮而出,接著再長出一對或兩對種子根。在一般情況下,胚根比胚芽生長快,當胚芽達到種子長度一半,胚根與種子等長時,稱為發芽。
種子萌發后,胚根迅速伸長,并向下彎曲生長,進入土中,與此同時,胚軸伸長,使彎曲的子葉帶著果皮頂破表土,伸出地面。兩片長披針形的子葉展開,形成幼苗。子葉長到長約2厘米時,從子葉中央長出第一片初生葉。種子萌發和出苗,除了與種子質量有關外,還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
水分:種子發芽時內部的一切生理變化必須有水分參加,但土壤水分過多,則氧氣不足,也不利于當歸發芽,甚至造成種子腐爛,即使出苗生長也很弱,所以當歸播種時,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2~28%。為使當歸種子發芽快,出苗齊,播種前一般進行浸種處理,使種子含水量達到40%左右。
溫度:當歸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最適溫度20℃左右,最高溫度34~36℃。在一定范圍內,種子萌發的速度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快,但超過24℃以后,由于呼吸強度加大,萌發過程受到抑制;低于10℃時,發芽緩慢且不整齊,而且容易感染病害。一般在日平均氣溫16℃左右時有利于培育壯苗。正常播期條件下,從播種到出苗約需10~16天;日平均氣溫10~12℃播種,16~20天出苗;日平均氣溫20~24℃,播后7~14天出苗。
氧氣:當歸種子發芽時呼吸相當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氣,土壤粘重,土壤濕度過大,板結,播種過深,種子因缺氧而不能萌動,甚至腐爛,即使出苗長勢也很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