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最近,不少養貂場反映,幼貂患了佝僂病,現將該病的發生、防治知識簡介如下:
一、臨床癥狀
佝僂病是當年幼貂患的一種疾病,是因飼料中長期缺乏鈣、磷和維生素D漸進形成的。在發病初期,患貂興奮、食欲減退、不愛活動、體毛松亂,有時全身痙攣,胃腸道也發生病變,消化吸收機能出現障礙。查看嘴、鼻、口舌部位,黏膜明顯蒼白,有貧血現象。病情嚴重時,肌肉松弛下垂,關節疼痛、腫大,顎骨腫脹,有時牙齒松動,肋骨下端明顯凸起,四肢出現變形,特別是脊柱彎曲,腰椎骨下陷,后背骨拱起,外觀呈塌腰樣。站立困難或成癱瘓狀態,腹部擦地爬行。
對死亡病貂進行解剖,發現全身骨骼疏松、發脆、肋骨上有軟骨珠,四肢骨彎曲呈χ狀。
二、發病原因
有的養貂場為了節省飼料成本,經常飼喂牲畜肉、內臟下水等,而忽視補喂骨粉和魚肝油等,導致飼料的營養失衡。一是當飼料中磷過多時,會在腸內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鈣而排出體外,因此,磷過多導致鈣的缺乏。同樣供給鈣過多,會導致磷缺乏。二是飼料中缺乏維生素D時,也會使幼貂患佝僂病。動物體內本身不能合成維生素D,飼料中維生素D缺乏時,幼貂體內鈣和磷的代謝就會發生障礙,從而影響骨質的形成。另外,有的貂場樹太多,遮擋了陽光,使正在生長發育的幼貂長期處于缺乏陽光照射環境,使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受阻。總之,在飼料中鈣和磷供給不足,或維生素D缺乏,都會引發佝僂病,缺一不可。
三、防治措施
預防:每日每只幼貂加喂鮮碎骨20克或骨粉2克。每天補喂維生素D50~100國際單位。平時最好在飼料中搭配一定比例的小雜魚、兔頭和雞、兔的骨架,鮮碎骨。還要注意有較充足的陽光照射。
治療:每天每只貂至少供給鮮碎骨20~25克,補喂維生素D(魚肝油)500國際單位。對患貂應連續飼喂2~3周,然后再逐步降至預防量。對嚴重的患貂,肌肉注射維生素D200~500國際單位,連續注射10~20天,視患貂癥狀增減。當佝僂病繼發消化不良時,應及時喂給易消化的含維生素多的鮮肝、鮮小雜魚、牛奶、雞蛋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