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6.核型多角體病蠶的病癥表現如何?核型多角體病蠶又稱膿病蠶,典型病癥表現為體色乳白、體軀腫脹、狂燥爬行,體壁易破,流出乳白色的膿汁而死。因發病時期的不同還表現出不同的病癥。①不眠蠶。在各齡蠶的催眠期間,病蠶體壁緊張發亮,體色乳白,不食桑葉,爬行不止,久久不眠,最后流膿而死。②起節蠶。在各齡的起蠶期發病,病蠶的節間膜腫起,并向后部環節套疊。③高節蠶。4~5齡期易發生此病,節間膜和各環節后半部腫起,形如竹節狀,腫起部位和腹足都成乳白色。④膿蠶。多發生在5齡后期至上簇前,病蠶環節腫脹,形如算盤珠狀,體壁緊張發亮,常爬至匾的四周,流膿而死或從匾上墜地而死。5齡后期感染的蠶有部分化蛹,病蛹體色暗褐、無光澤,一經震動即流膿而死,污染繭殼。此病屬于亞急性傳染病,一般小蠶感染后3~4天死亡,大蠶5~6天死亡。本病的傳染途徑有兩種,一是病毒通過蠶體上的傷口侵入,二是通過食入。7.什么是質型多角體?它是由桑蠶細胞質型多角體病毒引起的一種病害。這種病毒在蠶的中腸細胞質中形成多角體。多角體為六角型,四角型,偶爾有三角型。大小2.62微米,多角體內包埋著病毒粒子。8.質型多角體病蠶的病癥表現如何?本病的特點是病程長,病勢進展慢,病蠶可以帶病存活較長的時間。病蠶發育緩慢,體軀瘦小,食桑及行動不活潑,常伏于殘桑中。大蠶期因消化道內少有食物而顯空虛,外觀胸部半透明狀。蠶體有縮小、吐液和下痢等病癥。嚴重時糞便乳白色。此時中腸后部褶皺增多呈乳白色。9.蠶為什么會發生病毒?病毒的存在是發生病毒病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核型多角體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就不可能發生蠶的病毒病。事實上在養蠶的周圍環境中,特別是多次養過蠶的環境中,病毒大量潛藏在病蠶尸體、蠶沙、爛繭中,并擴散到蠶室的周圍環境中去,再有某些桑園害蟲和野外昆蟲的病毒和家蠶也可以相互感染。10.怎樣防治家蠶的病毒病?家蠶的病毒病是當前生產上普遍發生、為害嚴重的一類傳染病,一旦發生就會迅速蔓延,給蠶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防治家蠶病毒病應做好以下工作。嚴格消毒,消滅病源,切斷傳染途徑。養蠶前,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或2%新鮮石灰漿及2%福爾馬林消毒。養蠶中經常用0.5%有效氯的漂白粉或10%新鮮石灰漿對蠶室、貯桑室及蠶室周圍環境進行消毒。養蠶采繭后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源的擴散。新農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