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我縣桃樹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由于氣候條件、品種、管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桃樹炭疽病發生較重、對桃樹產量、品質影響較大。有效防治炭疽病對提高產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一、危害癥狀。該病主要為害果實,也能侵害葉片和新梢。幼果受害,初為淡褐色水漬狀斑,后隨果實膨大呈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中心凹陷;氣候潮濕時,在病部長出橘紅色小粒點,幼果染病后即停止生長,形成早期落果;氣候干燥時,形成僵果。成熟果的病斑上呈明顯的同心環狀皺縮。葉片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后期病斑為灰褐色,干枯脫落,造成穿孔。新梢上的病斑呈長橢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梢上葉片呈上卷狀,嚴重時枝梢常枯死。
二、病原及發病規律。桃炭疽病是半知菌門炭疽病屬的一種真菌。病菌以菌絲在病枝、病果中越冬,翌年遇適宜的溫濕度條件,即當平均氣溫達10-12℃、相對濕度達80%以上時開始形成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形成第1次浸染。該病為害時間長,在桃整個生育期都可浸染。高濕是本病發生與流行的主導誘因。開花及幼果期低溫多雨,果實成熟期溫暖,多云多霧、高濕有利于發病。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氮過多,樹冠郁閉的桃園發病嚴重。
三、防治技術
1、果園策劃: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粘質土壤地段建園,要起壟移植,并注意品種的選擇。
2、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時夏剪,改善樹體結構,通風透光。結合冬季修剪,清除樹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傳染源。
3、藥劑防治。萌芽前噴波美3-4度的石硫合劑加80%的五氯酚鈉200-3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鏟除病源。花前噴1次藥。落花后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藥,共噴3-4次。藥劑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克菌丹400-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藥劑最好交替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