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枇杷為我國南方栽培較廣的一個常綠果樹,并隨近年來水果品種結構調整,其成片栽培面積逐漸擴大。同時也因種植戶對其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掌握較少,常造成生產上的大面積受害,或樹勢下降,或產量降低,甚至導致枇杷樹大量死亡,應給予重視。為害枇杷的病害有40余種,蟲害有百余種,但發生面廣、為害較嚴重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主要病害
(一)癥狀
1.枇杷葉斑病 常見的有灰斑病、斑點病和角斑病。發病嚴重時常造成早期落葉,使植株生長衰弱,影響抽梢。
葉被葉斑病侵染后,初生褐色小點,后擴大,以葉脈為界,呈多角形,常多數病斑融合成不規則的大病斑,病斑赤褐色,周圍有黃色暈環,以后長現由病菌子座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組成的黑色霉狀小點。
斑點病侵害后,病斑初期為赤褐色小點,后逐漸擴大近圓形,沿葉緣發生時則呈半圓形。中央變為灰黃色,外緣為赤褐色,緊貼外緣處為灰綜色,多數病斑愈合成不規則形。后期病斑上長有黑色小點(分生孢子器)有時排列成輪紋狀。
灰斑病主要侵害葉片,也可為害果實。初期出現淡褐色圓形病斑,后漸變為灰白色或灰黃色。病斑邊緣明顯,為較窄的黑褐色環帶,中央散生黑色小點(分生孢子盤,較斑點病粗而疏),多數病斑可融合成不規則形大斑。表皮干枯,最后葉焦脫落。果實被害,病斑為圓形紫褐色,后期下陷,其上亦散生黑色小點,造成果腐。
2.枇杷腐爛病 該病主要為害成年樹枝干和花器,幼樹也受害但較輕。主干和主枝受害時,初期以皮孔為中心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產生裂紋,病皮易脫落而留下凹痕,以后病斑沿凹痕邊緣繼續擴展,受害皮層壞死腐爛,嚴重時可達木質部,引起枝干枯死。小枝受害,造成落葉枯枝。后期病斑上可見黑褐色小點(分生孢子器)。花梗、花軸受害時,形成黃褐色圓形或不規則病斑,嚴重時落花落累,或不開花結果。
3.枇杷炭疽病該病主要為害成熟果,往往發生于貯藏運輸期。病初生淡褐色圓形病斑,擴大后凹陷,表面密生淡紅色小點,后變為黑色。后期病斑擴展很快,常引起全果變褐腐爛,或病果干縮成僵果。
4.枇杷污葉病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以葉背發生為多。開始時產生略污暗色的不規則或圓形病斑,后長出煤煙色粉狀物,病斑能相互愈合成大斑,甚至全葉變成煙煤狀。
(二)防治要點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抗病力 枇杷葉斑病在土壤瘠薄,排水條件關,栽培管理不良的園地易發病;腐爛病在蔭蔽潮濕環境下易發病,并隨雨季到來發病加重。因此,應加強栽培保健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促使樹勢健壯,提高抗病力。同時,應適當修剪,改善通風透氣條件,降低園地濕度,特別是梅雨季節更應及時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2.清園 清除落葉,剪除病葉、病枝、僵果,集中燒毀,以減少病原。對炭疽病在發病初期注意檢查,及時摘除病果。
3.噴藥保護和治療 對葉斑病,于新葉長出后(一般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每隔10―15天噴藥1次,共2―3次。炭疽病于果實著色前1個噴藥1―2次。污葉病于發病初期即噴藥1―2次加以保護。可選藥劑有:1:1:160―200倍波爾多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5%代森鋅500―600倍液,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對腐爛病,如主干主枝受害,應先徹底刮除病部后,選用1:1:10波爾多液、50%退菌特50倍、石硫合劑5度等涂抹病部;如防小枝、側枝、花器病斑時,可用50%退菌特600―800倍液,每月1次,連續噴布3次。
二、主要蟲害
(一)枇杷瘤蛾(枇杷黃毛蟲)
1.為害習性 一年數代,主要在多次梢抽生后,以幼蟲食害嫩芽、嫩葉,發生多時也食老葉、嫩莖表面和花果。一般l齡幼蟲群集于新梢嫩葉正面取食,被害葉呈褐色斑點,2齡后分散,3齡以后食量大增。取食時先用頭部把葉背絨毛推開,邊推邊吃,被害葉僅剩薄膜和葉背絨毛。當嫩葉食盡后便轉向老葉、嫩莖表皮和花果。嚴重時,整株樹葉僅剩葉脈,導致成片植株死亡,幼樹受害更為嚴重。老熟幼蟲多在葉背主脈附近或枝干近地面的蔭蔽處結繭化蛹。越冬代多在樹干基部結繭化蛹越冬。
2.防治要點
(1)人工捕殺幼蟲 幼蟲在晴天清晨與傍晚群集新葉取食,尤以1、2齡幼蟲更為集中,于此時捕殺效果最好。
(2)滅除蟲繭 冬季結合清園、修剪,摘除蟲繭集中處理。
(3)噴藥保梢 在每次抽梢后,幼蟲初發階段噴藥消滅初齡幼蟲,以保護新梢。可選擇:2.5%魚藤精500倍或40%魚藤粉200倍液(加0.2%中性肥皂),90%晶體敵百蟲1000倍,80%敵敵畏1000倍,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20%殺滅菊脂3000倍液。
(二)蘋掌舟蛾(楷杷舟蛾、舟形毛蟲、天社蛾)
1.為害習性 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個7月中下旬開始羽化,8月初現現成蟲,卵產于葉背,數十粒密集成塊,8―10月出現幼蟲,群棲于葉背取食葉肉,沿葉緣排列整齊,9月為害最重。
2.防治要點
(1)人工除卵和捕殺幼蟲 在卵期田間檢查,清除卵塊。幼蟲發生初期,剪除幼蟲集中為害的枝葉,立即處死。
(2)冬耕天蛹 冬季翻耕園土,直接殺死和凍死在土中越冬的蛹。
(3)藥劑防治 在幼蟲羽化期至卵盛孵期與初齡幼蟲盛發期噴布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10%氯氰菊酯1500―2000倍,50%辛硫磷2000倍,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40%樂果1000倍液等,每隔7天1次,連續2次。
(三)粒肩天牛(桑天牛、黃褐天牛)
1.為害習性1―2個1代。幼蟲為害期長達16―17個月。初羽化成蟲喜啃食嫩梢皮層,被害傷疤呈不規則條塊狀,枝條四周被嚙食即凋萎枯死。成蟲產卵前將樹皮咬成"u字形傷口,然后在其中產卵1粒。產卵前整夜取食,有假死性,遇驚動落地假死,極易捕捉。初孵幼蟲先向上蛀食,然后回頭向下沿枝干木質部的一邊向下蛀食,逐漸深入心材沿髓部向下蛀食,可達根部。幼蟲每隔一定距離便向外咬一圓形排泄孔。幼蟲取食期間多在最后一個排糞孔的下方。以幼蟲在被害枝蛀道內越冬。
2.防治要點
(1)人工捕殺成蟲 6―7月成蟲羽化盛期,利用初羽化成蟲在樹冠上取食嫩枝皮屑及假死習性進行人工捕殺。
(2)削殺卵粒和及時剪除被害枝梢
6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蟲剛產卵于枝梢內時,及時削殺卵粒,或剪除被害枝燒毀。
(3)藥物毒殺幼蟲 先將蛀孔內的糞屑除凈,然后灌藥,或用注射器注藥,也可用銅絲將蘸藥的棉球塞人蛀道,然后用泥土封堵。藥劑可選用80%敵敵畏或40%樂果5―10倍,2.5%敵殺死200―300倍等。
(4)鉤殺幼蟲 在被害枝最下部的倒數第二個排糞孔洞處用小枝梗阻塞,使幼蟲不能上下移動,然后從最后一個孔洞處,用銅絲刺入鉤殺。
(四)枇杷灰蝶(蕾蝶)
1.為害習性 以幼蟲在花穗間食花蕾,使被害花蕾枯萎不能結實。
2.防治要點
(1)捕殺幼蟲結合疏花,人工捕殺在花穗中的幼蟲。
(2)藥劑防治在幼蟲盛發期,噴2.5%溴氰菊脂2000-2500倍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