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藥劑處理
枇杷采收后,立即用苯來特500毫克/升浸果30秒,常溫下貯存可達28天,果實未出現皺縮或變色,能有效防止腐爛發生。研究指出,用施保功1000毫克/升加百可得200毫克/升洗果,結合乙烯吸收劑處理后用pe保鮮膜套果有良好的防腐效果,貯存66天其腐爛指數僅為3,而對照高達54.2。另有專家認為,采收的枇杷經風冷預貯后,裝入外套pe的塑料筐內,應用保鮮劑、減壓、低溫等綜合技術措施,保鮮45天,好果率達100%,且果實色澤鮮度不變。另外,采收的果實立即用1%二氧化硫(體積比)熏蒸20分鐘,或用1%多菌靈加0.02%2,4-d浸1分鐘后晾干包裝,或用0.5%氯化鈣處理,或仲丁胺0.1毫升/公斤熏蒸,均可大大減少果實腐爛。
二、冷藏
隨著貯藏溫度升高,枇杷果實的失水及裂果顯著增加。研究表明:枇杷屬非躍變型果實,采后呼吸和乙烯產生均呈下降趨勢。低溫能顯著抑制果實的呼吸和乙烯產生。同時,枇杷屬非冷敏果實,1℃低溫下并不表現冷害癥狀。適宜的貯藏溫度為1-5℃。溫度低于10℃時隱黃質及苯酚含量會有一些改變,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與果實褐變有關。因此,冷藏可有效控制果實腐爛,延長貯藏期。但溫度急速下降時,總酸和蔗糖的含量顯著下降,長期低溫貯藏后,果實會出現風味變淡、果皮難剝、果肉質地生硬
經研究發現,在l-5℃溫度下,結合薄膜包裝,貯藏30天后,好果率在90%以上;此外,在冷藏條件下,用0.2%-0.4%二氧化硫釋放劑處理,經35天貯藏后腐爛指數為o,對照卻高達9.3。冷藏結合二氧化硫處理可顯著抑制果實的呼吸強度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延緩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實硬度的增加和果心褐變,降低果實腐爛的發生,從而延長貯藏期。研究發現,氯化鈣結合冷藏也可延長枇杷貯存期,用0.5%氯化鈣溶液浸泡30分鐘,置于5℃下貯存25天,腐爛指數最低,效果最好。專家認為,用厚度為20微米聚乙烯薄膜包裝,在5℃下貯藏可達60天,果實品質保持良好。意大利的一項研究表明,在8℃下,用聚乙烯袋包裝,可貯藏30天,果實外觀與風味都未改變。
三、氣調貯藏
枇杷氣調貯藏庫的庫溫為5+-1℃,相對濕度90%-95%,氧氣含量10%-12%,二氧化碳4%-6%,在此條件下貯藏50天以上,果實損耗率僅為3.14%,好果率達96%以上,且果實外觀豐潤飽滿,色澤光亮,易剝皮。但采用此方法必須注意二氧化碳與氧氣的相對濃度。據報道,在二氧化碳含量為12%,氧氣含量為2%的情況下,貯存5天,果實內部就會發生褐變,外表皮出現褐斑,且時間越長,癥狀越明顯。原因可能是高濃度二氧化碳促進了果實內部的酚類代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