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火龍果義名神龍果、紅龍果,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是熱帶水果之王;瘕埞钠贩N主要有紅肉、白肉、黃肉三類。近幾年已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省區興起。
火龍果主根不明顯,側根較發達,為附生性多漿植物,花果均有香味,含糖12%~15%。一年內陸續開花5~6批,單株結果20個以上,單果重0.4~0.75千克。盆栽地栽、觀花、觀果皆宜的新興花果。
(一)繁殖育苗
扦插以春夏季最適宜,插條應選取生長充實的莖節,長15厘米左右,待傷口風干后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可再移植到苗床。
育苗床宜選擇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田塊,畦帶溝90厘米,畝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千克,摻入谷殼1000千克,攪拌均勻,施于畦面以下10~30厘米作基肥再畝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施于4~5厘米深的表土層,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于苗床,澆透水,并噴灑500倍多菌靈一次,晴天時見表土發白,澆水一次,每畝施5~7千克復合肥,等長出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
(二)盆栽技術
火龍果是淺根植物,可用直徑35~50厘米左有的泥瓦盆、木箱等透水透氣較好的容器,有利于根系正常生長。
培養土要求土質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十均可,家庭盆栽可用腐葉土5份,腐熟糞肥土2份、粗河砂1份,攪拌均勻。
應選用帶根并萌發新枝的扦插苗。首先在盆底孔處墊上2片交錯疊放的碎泥瓦片,然后在盆底放一層3~5厘米厚的小石子當排水層。再放入準備好的培養土,每盆2~3株,株距10厘米,并使苗根分散在土堆四周。再在中央插入一支棍,將苗與棍綁在一起。然后培土至花盆沿口3厘米處,用手輕壓植株四周的土,澆1次透水。緩苗1周后,移至陽臺向陽處。
(二)建園定植
火龍果喜高溫陽光充足和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地栽以1.5×2米的規格,每畝立10×10×250厘米的水泥方柱100~110根,水泥柱入土50厘米,以支撐火龍果枝條攀援,水泥柱兩側距頂部5~10厘米處各打一直孔,扎一個十字架以支撐枝條。水泥柱相對兩面各挖一深10厘米,長、寬20厘米的定植穴,穴內施腐熟有機肥和土壤混勻。四季均可種植,每柱的周圍種3~4株,按每柱栽4株果苗計算,每畝可植450株。種植時不可深植(以3厘米深為宜),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四)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火龍果較耐旱,定植初期2~3天澆水一次,以后保持土壤潮濕即可。火龍果根系分布較淺,施肥宜少量多次,防止燒根、爛根。定植苗發芽后,施入稀薄人糞尿,以后每次發芽時,施一次加有0.3%尿素和0.1%氯化鉀的人糞尿,直至火龍果開花為止。第一年施肥6~8次,以氮肥為主,結合鉀、鈣、鎂、磷肥等。冬季覆蓋一次腐熟有機肥或菇渣,每株10千克左右,增強植株保溫抗寒能力。開花結果后施3次肥,即4月的花前肥、8月的壯果肥和12月越冬肥,以腐熟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瘕埞埠蟠蠹s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第三年進入盛果期豐產期可達20~30年。
(2)定形修剪枝條攀援至水泥柱頂前宜讓其維持單枝生長,待長至柱頂后(1.3~1.4米)應摘心,促進分枝,并讓枝條自然下垂,一般每枝可抽發3~5條新枝,每年的營養生長期,每枝可視生長情況留1~3根生長健壯的枝條:在生殖生長期間,為保證果實發育的營養需求,新萌發的枝條應全部疏去。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紅肉類型的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遇陰雨天氣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來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涂到雌花柱頭上,以提高坐果率。
(4)疏花疏果火龍果開花能力強,5~10月均可開花,每枝平均每個花季會著生花蕾2.7朵。授粉受精正常后,可用環刻法剪除已凋謝的花朵(保留柱頭及子房以下的萼片)。當幼果橫徑達2厘米左右時開始疏果,每枝留一個發育飽滿、顏色鮮綠、無損傷和畸形,又有一定生長空間的幼果,其余的疏去。在果皮轉色前用廢舊報紙或牛皮紙袋套袋,以保持果皮均勻著色,防止鳥害及刮傷和日光暴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