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成蟲體長5-6毫米,近圓形,呈半球形拱起,密被金黃色短毛。頭、觸角、口器、前胸背板、小盾片、鞘翅、腹面各部以及足均為黃紅色。有觸角8節,復眼黑色,為橢圓形,上被細毛。雄蟲第五節腹板后緣漸內凹。雌蟲第五腹板后緣平直,足脛節有特殊的縱陷,爪具三角形基齒,不對裂。
[發生規律與保護利用]
當吹綿蚧大面積發生,或當地尚查不到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存在時,應及早從外地引種飼放。短距離引種時,捕捉成蟲,老熟幼蟲和蛹均可;遠距離引種時,則以老熟幼蟲或剛化成蛹的為好。若冬季發現吹綿蚧發生較嚴重時,也可將引種的瓢蟲在溫室內先進行繁殖,溫度保持在15-30℃,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田間放蟲時間:澳洲瓢蟲在3-11月份。但以4-6月份效果好些;大紅瓢蟲則為4-9月份。放蟲樹最好選擇位于橘園中央,吹綿蚧蟲數多,枝葉又較茂盛的植株。放蟲前后,絕大多農藥均不能使用。放蟲數量,根據害蟲數量多少和放蟲時間的早晚而定,一般果園每667平方米(1畝)放蟲量20-30頭為宜。放蟲后約2個月即可將吹綿蚧消滅干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