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春季是鱉嗜水氣單胞菌敗血癥的高發季節。病鱉初期食欲減退,反應遲鈍,腹甲輕度充血;后期頸部、腹甲及四肢充血、腫脹,口、鼻充血流血水,完全停食,常爬上岸,反應遲鈍,見人也不逃避。解剖后,肝、腎、脾等內臟充血、腫脹。后期治療效果不好,死亡率高。此病屬細菌性疾病,病原體是嗜水氣單胞菌,廣泛存在于淡水水域,構成發病的外因。發病內因是鱉經過漫長的冬季,尤其在高密度溫室環境下水溫較高,打破了億萬年來鱉冬季冬眠、休養生息的規律,鱉新陳代謝消耗了體內大量營養物質,體質較差,免疫力下降,在病菌侵入機體日寸,抵抗力不足,造成大量繁殖、發病。預防、治療措施:1、3―6月份,池水每半月潑灑0.2ppm的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合劑,殺滅水中嗜水氣單胞菌。治療濃度0.7ppm,隔日連潑3次。2、嚴格挑選健壯的鱉種放養,鱉種放養前注射滅活疫苗是最簡捷有效的預防方法。3、精心飼養管理,增強鱉的體質。4、發病前期,每100千克鱉用治鱉靈1號150克、Vcl00克拌人全天飼料中,分兩次投喂。5、發病后期,爬上岸不逃避的鱉隔離飼養,每千克鱉注射治鱉靈2號針劑3毫升,并用治鱉靈1號涂抹體表潰爛、充血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