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術病由豇豆叢枝病毒(Cowpea WitchisbroomVirus,COWBV)侵染引起,除豇豆外,紅豆和眉豆也被侵染,人工接種(蚜蟲)還可侵染菜豆。
田間識別苗期發病,植株矮縮,葉片較健株濃綠,略帶烏黑,新生葉片變小,葉色變淡,葉面皺縮,側脈間葉內部分,發生有規律的折疊狀隆起,葉腋簇生不定枝,呈叢枝狀。早期感病的,一般不開花,不結莢,中、后期感染的植株,葉片呈輕微花葉癥狀,能結莢,但豆莢短小,頭粗尾細,呈鼠尾狀。
發病原因本病由病毒侵染所致,自然傳播病毒介體為豆蚜,早期蚜蟲傳毒的,為害重。高溫、干旱,有利蚜蟲繁殖,發病重。
防治要點苗期及時防治蚜蟲。噴灑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從幼苗期開始噴灑植物雙效助壯素(病毒K)或臺農高產寶葉面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10天左右噴藥一次,共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