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病癥狀: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我國早有發生,以前主要在春露地發生,遇陰雨并有大風時發生嚴重。隨保護地栽培的發展,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發生日益嚴重,成為威脅黃瓜生產的主要病害。
黃瓜從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病菌除侵染葉片外還可侵染莖、葉柄、卷須、果實等。子葉染病,初期葉背面呈水浸狀近圓形病斑,濕度大時葉背面可見乳白色菌膿,空氣干燥時病部留下一層白色的膜。后期病部褪綠色,沿葉脈擴展成不規則形,病斑可愈合成大斑,嚴重時整個葉片干枯。真葉染病,初期呈水浸狀近圓形病斑,濕度大時葉背面可見菌膿,病斑沿葉脈擴展呈多角形,病部呈透明狀。發病后期病部變成黃白色,周圍黃褐色,病部腐爛,脫落形成穿孔。病斑在抗性不同品種葉片上的表現有所不同,抗病品種病斑小,菌膿少,感病品種病斑大,菌膿多。葉柄、莖受害,沿莖溝形成條形病斑,并凹陷,有時開裂,濕度大時病部有菌膿產生,菌膿沿莖溝向下流,形成一條白色痕跡。卷須受害,病部嚴重時腐爛折斷。果實受害,初期病部呈水浸狀斑并略凹陷,后期濕度大時,病部產生大量菌膿,呈水珠狀。果實多處受害時,其表面布滿水珠狀菌膿;果實軟腐并有異味,病菌可以侵入種子使種子帶菌。
防治:
①選用抗病品種:保護地品種津春1號對角斑病有較強的抗性適合溫室及大棚栽培。
②選用無病種子或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具體方法是,種子晾干后于70℃溫箱干熱滅菌72小時,或50℃溫水浸種20分鐘;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等可以有效地殺死病菌。
③防感染:無病土育苗,防止苗期感染。
④輪作:與非瓜類作物施行2年以上輪作。
⑤栽培及生態防治:覆蓋地膜,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放風,避免造成傷口等。
⑥藥劑防治:較為有效的藥劑有,50%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150--200mg/kg新植霉素,77%豐護安可濕性粉劑2.25--3.0kg/公頃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