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黃瓜性喜溫暖,但在瓜類中較耐寒,生育溫度為10~30℃,發芽適溫20~25℃,植株生長適溫白天22~25℃、夜間16~18℃。不同品種對溫度的要求有區別,早熟種較耐低溫,中晚熟種較耐高溫。
2、光照 因品種不同對光照長短、強弱要求不同,所以在不同海拔、不同季節栽培時要選用相應的品種,如棚栽專用品種不宜用于露地栽培。
3、水分 黃瓜根系淺,不耐干旱,且葉片多、大、薄,蒸發量大,所以對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但溫度和濕度過高時,易產生霜霉病等病害。大棚栽培須注意通風降濕,否則病害嚴重。
4、土壤及肥料 黃瓜根系不發達,對肥料吸收力較弱。但黃瓜的生長速度快,需消耗大量養分。對三要素的吸收鉀>氮>磷。種植黃瓜,應選擇肥沃疏松、保肥保水力強的壤土。每畝施有機肥150~200公斤、鈣鎂磷肥50~75公斤、氯化鉀復合肥50公斤。
二、栽培技術
1、茬口與品種 越冬茬選用有刺高產品種綠冠、津優等,無刺選用荷蘭系列品種產量高、抗性強、宜嫁接、耐低溫弱光的品種。延秋茬和早春茬溫室和拱棚栽培,選用津優1號、津優2號等形狀好、耐高溫、品質好的品種。越冬茬9月下種育苗,延秋茬7月下旬直播,早春茬12月下旬下種。溫室越冬栽培畝產1.5萬~3萬公斤;早春和延秋茬產0.8萬公斤。注意夏種勿冬用,冬種勿春用。
2、營養土配制 園土4份、腐熟八成的牛糞4份、腐殖酸肥2份,拌EM生物菌液1公斤,混勻過篩入營養缽或整理成陽畦待播。營養合理,透光性好,土團不易松散。不用殺菌劑、未腐熟糞肥和化肥。
3、播種 種子冰凍或55℃熱水浸種,撈出用銅制劑消毒,置30℃溫水浸泡4~6小時,取若干燒過的新蜂窩煤,粉碎過篩,放置盆中,將種子均勻播入,浸濕3天即可出齊。芽壯、耐寒、抗病、子葉大。浸種時要攪水透氣,勿缺氧窒息燙死。
4、分栽 二葉一心時,從煤渣盆中起出,分栽入營養缽或陽畦,用有益生物菌或銅制劑700倍液鋅灌根,防治猝倒病引起的死秧。先用銅制劑后用生物菌為好,不能同時混用。
5、選膜要求 聚乙烯紫光膜冬季溫度高1~ 2℃ ,透光率多5%~10%,適宜在4月份前高產優質栽培覆蓋。利用聚乙烯三層復合綠色無滴膜越冬透光好、保溫,4月后遮陽效果好,生長采收期長。早春茬或延秋茬宜選綠色聚乙烯無滴膜和白色膜,耐老化、不吸塵,成本低廉。冬季經常擦棚膜,夏季遮陽可增產34%左右。
6、肥料運籌 溫室按每畝產1.5~3萬公斤黃瓜計算,每公斤碳可供產瓜12公斤,第1茬或土壤瘠薄,需多施土壤緩沖量30%~60%,共投碳素營養1500~2500公斤,第2茬減半;需氮39.4~40公斤,磷22.5~45公斤,鉀75~150公斤。早春大棚和露地產量低,可按比例下浮用肥30%~60%;拭慨施含碳45%干玉米秸稈3500~4500公斤堆漚肥,含碳量1575~2025公斤,含氮0.45%合16~20公斤,含磷0.32%合11~14公斤,含鉀0.57%合20~28公斤;蚺qR糞7000公斤,含碳25%合1750公斤,含碳50%的腐殖酸肥200公斤,合100公斤,計含碳1900公斤。再拌雞糞1500公斤,含碳25%合375公斤,含氮1.6%合24公斤,含磷1.5%合22.5公斤,含鉀0.85%合12.75公斤。兩肥合并含碳2275公斤左右。生長中后期還需追施少量碳素有機肥,含碳25%的有機雞豬糞肥1000公斤左右。每畝施EM有益菌2公斤左右,有利于吸收保護氮素;不斷分解磷,防止失去酸性而與土壤凝結失效,并均衡供應。40公斤鉀相當于含鉀45%的生物鉀90公斤,按每公斤產瓜85公斤計算,可維系產量7600公斤,尚需在結瓜中后期補充45%生物鉀100~250公斤,以滿足產瓜1.5萬~3萬公斤對鉀的需要。3年以上的地塊施肥可少30%左右。常用生物菌可吸收空氣中的氮,即可達到植物和土壤營養平衡。碳鉀充足,氮磷不浪費、不過多成害,土壤可持續利用。因每畝土壤中保持19公斤氮為濃度平衡,磷保持酸性才能均衡供應,故有機肥混合漚制后1/3普施,2/3溝深施。不需補充氮、磷化學混合肥料。[pagebreak]
7、溫度 白天室溫控制在25~ 32℃ ,前半夜16~ 18℃ ,后半夜10~ 12℃ ,地上與地下、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小瓜少,白天溫度應降至20~ 24℃ 誘生幼瓜;小瓜多,溫度應升到30~ 32℃ 促長大瓜。
8、水分 結瓜期要求保持空氣濕度85%,棚前沿部和頂部開兩道縫,及時排濕!20℃ 以上即可澆水,生長中后期保持小水勤澆,土壤持水量75%,共澆40次水左右。秧蔓不脫水,葉背少積水防染病。每次澆水畝施EM生物菌劑1公斤或鉀肥8~15公斤,勿白水空澆。越冬茬、延秋茬地膜應遲蓋;早春茬栽苗時及時蓋,勿開底縫通風。
9、光照 光照下限為1萬勒克斯,上限5.5萬勒克斯。創造低溫弱光短日照環境誘生幼瓜;小瓜多,創造高溫強光長日照環境增產量。光照過強應遮陽,過暗吊燈、掛反光幕。生產中要防止光強灼傷葉,光弱根萎縮。
10、縛蔓 冬至前后和5~7月高溫期,蔓落到 1.3米 左右,9~11月和2~4月蔓提高到 1.7米 左右,充分利用空間,避免熱、凍傷苗。摘除黃、老、密、傷、病葉、腋芽,防止產生乙烯使植株衰老加快或浪費營養。
11、氣體 白天太陽出來1小時后,植株將夜間所積存的二氧化碳吸收,10~12時人為補充二氧化碳。如施足碳素糞肥,并分期施10次左右生物菌,二氧化碳可長期滿足效果。碳氮比30~90:1,增產60%以上。謹防施生雞糞和人糞尿過多產生氨氣傷秧,造成栽培失敗。
12、防死秧 定植后,灌一次誘導劑壯根護葉,增強自身調節能力,可防死秧。勿用化學農藥,因化學農藥雖然滅菌快,但雜菌繁殖也快。用藥濃度大,菌蟲體快速形成保護膜,藥液難以滲透,效果不好。植株抗性下降,中后期難以管理。
13、補充營養素防病 細菌性病害如角斑病等,葉面或根部施鈣、銅素。細菌性病害輕度發生時用硫酸銅、肥皂各 50克 化開;中度發生時用硫酸銅和碳銨各 50克 化開;重度發生時用硫酸銅 50克 、生石灰 40克。ǚ謩e化開,同時倒入容器)兌水14公斤于20~ 23℃ 時葉背噴灑防治。葉萎縮用 50克 過磷酸鈣、 50克 米醋兌14公斤水,過濾后噴灑可補鈣,防病效果好。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應施鉀硼素;對大頭瓜、彎瓜、裂口、產量低應補鉀、硼(用熱水化開,每畝用0.5公斤,一生只需用1~2次),心葉發黃補鐵,下葉黃補氮,整株葉黃補鎂,葉垂補鈣。病毒性病害澆水降溫,噴鋅、硅素滅蟲。
14、覆蓋物 冬季早揭早蓋草苫,早見光,夜溫高;高溫長日照期應遲揭早蓋,創造短日照環境,促生雌瓜;傍晚以蓋后1小時室溫在 18℃ 左右為好。后半夜溫度不宜高于 13℃ 。
寒冷季節在草苫外再蓋一層膜,室內再架一道膜,可增產20%左右。連陰天也要揭苫見明,防晴后勿大通風,以免閃秧。連陰天光弱可葉面噴EM,平衡營養,根不萎縮。防晴后煉苗、拉苫和通風放氣逐步加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