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粒肥是指在水稻抽穗后施用的追肥。水稻抽穗以后,葉片中含氮量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容易早衰和死亡。施用粒肥,可以增加葉片含氮量,延長其功能期,增加光合產物。因此,要重視后期粒肥的施用,對保證籽粒飽滿、改善稻米品質、促進成熟均具有良好效果。所以,掌握科學施用粒肥對培育優質稻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科學施用粒肥1、 粒肥宜看苗、看天酌情施用具體施用時間與條件要根據群體葉色變化特點決定。苗不黃不施,天多雨不施;葉色褪淡,天氣多晴好的施粒肥效果明顯;對后期追肥不足的,應施粒肥,如葉色落淡,株型開張,劍葉挺直,行間清晰,田間受光態勢好,基部莖稈、葉清秀,可以施粒肥。而前期多不清秀的群體(田塊)不適宜施用粒肥。2、 施用方法粒肥一般采用根外施肥的方法,根外追肥是指不施入水田讓水稻根部吸收,而施在(噴施或撒施)根以外的器官(莖、葉、穗,主要是葉片)上,讓稻株吸收養分的追肥方法。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氫鉀肥等,可用0.5 -1千克 尿素加水 60千克 噴施。粒肥以傍晚或早上施用為好,特別是在水稻抽穗揚花期進行根外追肥時,施用時一定要避開開花時間(9:00-12:0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