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主要發生在我國南方稻區。受害植株矮縮和葉片變色,生長衰退,葉片顏色為橙色至黃色。秈稻染病多為橙色或稍帶紅色,又叫紅葉病。粳稻染病多呈黃色。嫩葉上現斑駁,老葉上現銹色斑點。東格魯系菲律賓土語,表示衰退的意思。
病原Ricetungrosphericalvirus簡稱RTSV,稱東格魯球狀病毒,屬玉米褪綠矮縮病毒組。病毒粒體為等徑對稱的我面體,大小30-35nm,含有單鏈核糖核酸,粒體外面無包膜。鈍化溫度60℃,體外存活期4℃條件下7天,冰凍條件存活長達1個月。此外Ricetungrobacilliformvirus簡稱RTBV,稱東格魯桿狀病毒,也是該病病原,常與RTSV混合感染。病毒粒子小桿狀,大小150-350×35(nm)。屬鴨跖黃黃斑駁病毒組。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毒由二小點葉蟬(Nephotettiximpictceps)、二點黑尾葉蟬、黑尾葉蟬等,以半持久方式
傳播,接觸或汁液摩擦不能傳播,二小點葉蟬最短獲毒或接毒時間分別為30分鐘和15分鐘。接毒后經6-9天潛育即顯癥。該病在蟲體內循回期不明顯一,傳毒時間為5-7天,7天后不再傳毒。二小點葉蟬傳毒率很高,其他葉蟬傳毒率不高,有的不傳毒,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在發病重的地區,要注意防治二小點葉蟬等傳毒介體,以減少其傳毒機率。具體方法參見水稻黃萎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