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般情況下,每年的春節后約15~30天左右一段時間內,各種食用菌價格均偏低,一般年份只是成本價水平,但為了不讓鮮菇爛在家里,菇農大多選擇低價“出手”,個別年份甚至不及成本價的50%,令人心痛得很。
為了幫助菇農解決該問題,應廣大菇農之邀,本報將于近期連續刊載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曹德賓同志關于“食用菌加工增值”的實用技術文章,希望能對菇農有所幫助;歡迎各位讀者參與討論并發表見解。
香菇,一是基地型生產或合同生產,二是散戶栽培,春節后鮮銷不及時,通過高溫烘干過程,使香菇便于保存和運輸,并且,只有通過高溫烘干,菇體中所含呈香物質才能得以轉化,食用時才會有其特殊的香味,而食用鮮菇時則品嘗不到該種香味。
1、烘干
1.1簡易炕干:少量鮮菇,不值得購置烘干設備或自建烘干爐,可就地利用農村土炕,打掃干凈,鋪一層三合板之類,將鮮菇簡單分級并剪柄后,菌蓋朝下,單層排放,加大火勢,使炕面溫度快速升至額定溫度,期間,進行一次翻個,也可不翻,直至烘干。
1.2土烘爐烘干:自制一只壓風火爐,其爐體積約為高×寬×厚為1.2米×0.4~0.6米×0.6米,約0.5米高度以下為火爐,上部為一單向排氣扇,向下吹風,厚度的前0.4米為爐膛,后0.2米為出煙口,除下部有兩個口分別用于添煤和進風外,其余部分為密封,爐膛頂部為0.4厘米左右的鋼板,爐火直燒該鋼板,使之成為熱源,上部的排氣扇向下吹風,使成熱風。
將火爐置于中間,兩邊各砌高×寬×厚約為2.2米×0.8米×1.2米的烘干室,每12~20厘米為一層烘干架;底部離地面0.3米花墻式懸空,作為熱風進入口,兩烘干室后部相連,設一排拔濕筒,與火爐煙囪相鄰,以備排濕工作方便。
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火爐直燒鋼板,排氣扇將高溫熱量強行吹入到兩側烘干室底部,通過排濕筒將鮮菇的水排出,達到強制烘干的目的。烘干過程中每4小時打開烘干室,將上下烘干篩換位,以使均勻、同步。
1.3蒸汽烘干:這是以高壓蒸汽為熱源的烘干方法,適宜于規模化生產或基地型生產的專業化烘干,傳統生產區域內,可以作為鮮菇價低時的有償使用。
基本原理是高壓蒸汽熱源進入烘干隧道,被分布在面積較大的交換器中,強制吹風時交換器表面的高溫熱量被送進烘干隧道,在隧道的另一端設置排濕出口;烘干均勻,且避免了污染問題,干菇品質好。
1.4紅外烘干:以煤、電為燃料的成套烘干設備,烘干速度快,菇品質量好,但一次性投資較高而少有采用,該類設備尤其適應規模化生產或產品用于出口時采用。
2、干制過程注意要點:
2.1分級:鮮菇采收后,必須整理干凈,剔除基部基料雜物,并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切除菌柄,然后進行分級,尤其強制烘干過程中,受熱均勻,條件一致,但不同個體的鮮菇需要脫水的時間不同,所以,進行分級后可使烘干一致,質量一致。
2.2起始溫度:一般烘干操作時起始溫度應在35℃左右。并在烘干過程中逐漸升溫,如起始溫度過高或升溫過快,將使菇體表面形成硬皮,菇體內部的水分難以排出,形成“糖心”菇。
2.3鮮菇排放:鮮菇應單層排放,不能重疊,以免影響烘干速度和質量,或者造成粘連菇。
3、注意要點
3.1:冬季棚溫較低,香菇長速慢,但菌蓋較厚,而且菌肉緊實,烘干時間略長;如棚溫較高,子實體長速快,菌肉相對疏松,烘干時間略短一些;因此,應根據菌蓋的厚度不同掌握合適的烘干時間。
3.2:火炕或火爐烘干時,應保證無煙塵外泄,烘干室要求密封,尤其以煤為燃料時,不得使煙氣中的硫進入菇體,以免二氧化硫超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