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平菇的栽培方法很多,哪種栽培方法效果好呢?我科研人員經過調查研究,認為利用半地下式簡易塑料棚栽培平菇最佳。2004~2006年,我們利用200平方米的半地下式簡易的塑料棚面積,每年投料10000千克,生物學效率都在土30%以上,年產值2萬元左右。
1建造半地下式塑料棚栽培平菇的半地下式塑料棚應建造在樹陰下邊。平菇的栽培床長21米,寬度5米左右,床池下挖0.5米深。床池四周打成墻,北墻高1.2米,南墻高0.6米,東西兩邊的墻與南、北兩墻相接并使其成為自然斜坡。北墻上均勻地留出5個33厘米見方的通風口。墻上邊架設竹竿,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苫子等。
2做好平菇的接種及發菌的管理工作平菇的培養料可采用棉籽殼等,其配方為:100千克棉籽殼,加水130千克,可濕性多菌靈粉劑0.1千克,石灰1千克。為了提早出菇,拌料及接種的時間,一般安排在8月上旬較好。將拌好的培養料裝入28厘米×55厘米×0.0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采用四層接菌法,接種量為15%~20%。接種后用細鐵絲在袋壁上打若干個孔,然后立放到背陰的環境中進行發菌培養,每隔3~4天倒1次即可。一般培養30天左右,菌絲吃透培養料,即可將菌袋移于棚內進行培養。
3搞好栽培管理將發好菌的培養料袋及時排放到棚內,一般每排堆放8~10層。料袋排放好以后,棚內應每天噴水2~3次,夜晚揭開棚膜通風降溫,增加溫濕差,以刺激菌絲生長發育。3~6天后,料袋上即可見到菇蕾長出。棚內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以下,若棚內溫度過高,應適時進行通風降溫和增加噴水次數,以利于平菇的生長發育。平菇生長達到采收標準后,應及時進行采收。當第一茬平菇采收完畢后,應將平菇培養料袋去掉,將培養料塊立埋于棚內已挖好的溝內,只露出2~3厘米的料塊即可。然后進行大水漫灌,并且在每天的夜晚均要進行棚內通風降溫,增加晝夜溫差刺激,一般經5~7天即出現菇蕾,再過4~5天即可采收,一般可收4~5茬。出完菇,可將廢料挖出搗碎用作肥料,再在棚內進行重復栽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