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科學搭配良種為減少馬鈴薯與棉花共生期的相互影響,馬鈴薯應選用結薯早、植株較矮、株形緊湊的早熟、高產、優質、脫毒的克新4號、克新1號、東農303等良種。棉花宜選用株形緊湊、中后期生長發育快、抗病、抗蟲的早中熟品種,如抗蟲棉32B、雜交抗蟲棉中29等脫絨包衣良種。
2、精細整地,合理施肥馬鈴薯播種前結合施足基肥耕平耙細,做到上無坷垃,下無臥垡,上虛下實。馬鈴薯生長期短,需肥量大,宜1次施足基肥,一般每畝產馬鈴薯1500千克,加上下茬棉花生長需要,結合土壤肥力狀況,每畝需施優制裁農家肥4000~4667千克,尿素2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25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也可增施餅肥40千克,均勻耕翻在土壤中。
3、合理布局我縣多年多點試驗結果表明,馬鈴薯套種棉花“1-1”“2-1”、“2-2”、三種套種模式中,以“2-1”式帶狀間作套種模式最佳。該種植模式帶寬100厘米,種2行馬鈴薯1行棉花,馬鈴薯寬窄行種植,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000~5000株,寬行內種1行棉花,棉花成等行距100厘米,株距22厘米,每畝3000株。該種植模式2種作物的空間分布較合理,改善了作物群體內的風、光、熱量條件,能充分發揮馬鈴薯、棉花二作物的優勢,還有利于地膜覆蓋栽培,能實現一膜蓋雙行,節約生成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