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該病危害植株的花、葉及莖。發病初期,感病花芽呈深褐色至黑色腐爛。花早期受害,往往是一側受侵染,以后迅速枯萎,并可向下擴展到莖部。感病葉片上產生不規則的黑色病斑,并可通過葉柄到達莖。在莖上可產生較大的黑色病斑,發病嚴重時,病斑可環繞莖周,導致病部以上枯死。發病后期,葉和莖的病部均可產生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子囊座。苗床上病株基部組織出現黑色腐爛斑點。
病原:病原為菊花黑斑小球殼菌,隸屬子囊菌亞門、腔菌綱、座囊菌目、球腔菌屬真菌。常見的是病菌的無性型菊殼二孢,隸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組織中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侵染危害。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適溫度為25~27℃,在此溫度下,僅3天即可形成分生孢子器。潮濕條件有利于分生孢子器的產生。低濕度下適合子囊座的產生,高濕度下產生的子囊座成熟慢,若一直處在潮濕條件下,就不會向空中大量釋放子囊孢子。
防治:①減少侵染來源: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銷毀。②挑選無病植株作繁殖材料。③藥劑防治:苗期可交替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和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在花芽形成后,要減少農藥用量,霧滴要細,以保護花芽和正在開放的花,可用代森錳或苯來特代替退菌特和代森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